假的!
全都是假的!
拆開之後,帶來的蓋革計數器根本派不上用場。
真正的核彈頭,哪兒是這樣的?
除了密碼與自鎖裝置之外,裡面會有一個重金屬保護起來的彈體。
彈體從上到下,分別是起爆用的小型原子彈、平時隔離保護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和鋁盒,下方是保護殼圍起來的氘化鋰與鈽棒,而鈽棒中有很多中子發生器。
這樣的設計是根據爆炸原理來的。
起爆之時,小型原子彈產生大量射線、熱量和衝擊能量。
加熱壓縮氘化鋰的同時,讓鈽棒彎曲變形,讓中子發生器釋放出大量中子。
中子與氘化鋰結合,立刻形成劇烈的鏈式核裂變,最終形成猛烈的核爆炸。
整個過程看似繁瑣,其實時間也就數百億分之一秒,完全就是一瞬間就核爆了。
只是……
M國特種兵們,捨生忘死攻殺進入金庫裡。
將那些發懵的守衛們打死之後,所看到的三枚核彈頭,完全與想象中的不一樣。
除了密碼與自鎖裝置還像模像樣之外,彈頭裡面根本就沒有什麼小型原子彈、泡沫、鋁盒、氘化鋰……
只有什麼呢?
鋼錠!
沒有看錯,就是將各種廢舊鋼材,扔進電渣爐裡重熔之後形成的沉重鋼錠,而且還經過一定的切削打磨。
很顯然,是仿冒造假的人,知道真核彈頭有多重,為了讓假核彈頭,重量一模一樣,所以才將鋼錠切削打磨,以便於用於配重。
那麼……
是誰精心仿造了這三枚核彈頭呢?
答案還用得著想嗎?
負責攻堅作戰的陸戰隊是不知道,但本就執行這次特殊任務的特種部隊,能不知道?
此情此景。
此時此刻。
透過聯合戰術通訊資料鏈,透過特種兵們佩戴的攝像裝置……
上千公里開外的笆林基地,綜合指揮大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