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這條路沒多少人走啊!路太爛,開車走純粹是找罪受!”
“傍晚有人騎腳踏車從這兒過嗎?”
……
大家議論紛紛之時,現場勘查又有了新的進展。
從車輪印記,再到剎車印記。
可以基本確定,犯罪嫌疑人的交通工具,是一輛人力三輪車。
這種車一拉緊剎車,皮帶輪會‘抱死’。
所以輪胎會在一瞬間被夾緊,然後在地上平移摩擦停下。
既然鎖定是三輪車了,那調查範圍一下就迅猛縮小。
三輪車的車速不快,全靠人力蹬動騎行,離開天元的機率很小。
而且現場種種跡象表明,這是‘突發性’作案。
犯罪嫌疑人是沒有任何預謀,也沒有任何徵兆,突然就做出了犯罪行為。
這就好比……
走在荒無人煙的路上,突然看到地上有十萬塊。
撿起來據為己有,那就是突發性的犯罪了。
既然孤兒院的院牆地洞是偶然形成,袁梓涵跑到院外來多捉迷藏也是偶然。
那麼,犯罪嫌疑人肯定是在偶遇的情況下,將其擄掠帶走。
綜合這一點,大家推論這人應該不是人販子。
在電動車都非常普及的這年託,還騎人力三輪車……
那麼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應該不高。
推論至此,案件調查立刻迅猛縮小範圍。
三公里之內,所有監控攝像頭,立刻回溯查詢三輪車。
而現場的警員也立刻開始詢問,傍晚時分,有誰見過騎行三輪車的人經過這條路。
能知道這條廢棄路,還知道灌木叢……肯定不是第一次經過這裡。
這一打聽,還真有線索了。
“老貨場那邊,不是有個廢品收購站嗎?那裡還住著不少拾荒匠和清潔工,他們出門都是騎三輪車!”
一個聲音高喊著。
這話一出,簡直瞬間燃爆了所有辦案人員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