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蓮與魂> 第一卷 山城歲月 第十八章 千年之後論千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山城歲月 第十八章 千年之後論千年 (1 / 2)

關公聖魂的煉魂功法,自然要比徐老傳授的基礎篇要完善和高明得多。但功法執行路線除了更加細分細緻,他更加強調了意念兩個字,按照關公聖魂的說法就是,功法都是吸取天地靈氣滋養三魂七魄而已,人的自我認知和意念才是此中關鍵。

“人有三魂,胎光屬之於天,爽靈屬之於五行,幽精屬之於地。”

“魂分七境。一、魂身共一,魂強大,肉身無垢,益壽延年;二、魂身相離,七智通竅,神遊物外;三、魂識成念,魂念已成,天地相應;四、真魂顯聖,真魂化玉。也就是魂自成一體,玉身成聖。五、魂珠在握,天人通達。六、魂成天地,神化宇宙。七、魂道合一,魂為元,道為始。道祖佛陀聖人手段。”

“七境之中,每一境又有細分,這你在修煉過程中,我會逐一說明,你可自行體會。”

“君侯,能問您幾個問題嗎?”

“說……”回答依然是如此簡單直接,能不浪費,絕對不說多一個字。

“您此時第幾境?”

“主魂有二,六境巔峰;此魂巔峰望六境。”

“我讀三國時候,為什麼總覺得古人要比現代的人強大許多?”

“始皇大統,而後有漢。漢稱天朝上國,氣吞萬里,蠻夷歸屬。天下氣運,歸於一身。其時,山川靈氣,遍澤萬民,自然人人強盛。後三分天下,風雲激盪,勢舞龍蛇,卻已經是氣運漸弱。至五胡亂華,龍脈破碎,強勢已去。到滿清入關,漢唐血脈,幾乎殆盡,惡蛟壓真龍,故人人羸弱,後外八國入侵,倭寇肆意屠殺,如今竟是到了魂體難見的地步,故萬物不得修煉成妖。何故?保龍脈精華矣。”

“後來不是還有盛唐麼?”

“隋煬帝動用民眾百萬,疏浚河道,建南北大運河,應該是得高人指點,欲引江海之水,修補龍脈,但行度過激,急功近利,激起民變,弄巧成拙,非大智者。後反使得龍魂歸李,大勢歸唐。至於盛唐,除了得龍魂大勢在身,還在於太玄兩宗的人治文治,萬國來朝,得大氣運,所以才‘漢唐’並列,但在外功上,三敗三勝,已然大不如。”

“那為什麼歷朝歷代,好像都是開國多明君,卻更多的守成昏君?”

“人到三重境都已耳聰目明,智慧過人,何況龍魂大氣運?龍魂歸德,有德之人方可持之,開國之君,平息戰亂,自然是大德之人,天命所歸,其後,大多不修自身,六識昏迷,沉溺表象,是為失德,龍歸大地。大氣運,為人所聚,民心所向,自然所向披靡,所以又有中興之主,離心離德,智者歸隱,奸佞矇蔽,自然國運崩潰,朝代變革。”

“人治文治,也能增加國運?”

“自然,如果明朝鄭和下西洋,能引來四海之氣,補黃河長江之流失,也不至於發生崖山之難。”

“人氣有這麼重要麼?簡直可以和龍魂相提並論了。”

“龍脈為天所授,所以神州屹立五千年,非其它國所能比擬。人為地之所育,萬物之靈,眾聖教化,又豈能簡單?”

“當年倉頡造字,鬼哭神泣,無它,皆因‘不能藏其秘,造化不能隱其形’,從此人聖輩出,人人如龍,魂魂皆可成仙。”

“人生而道體,符合五行,自成一方宇宙,潛力無限,所以引眾聖相爭。得教化功德,取人心大運。”

“君侯您沉睡千年,怎麼還能知道這麼多?”

“三魂雖分,原本一體,我自能感應。何況我現在寄身於你魂體內,你所知,即為我所識。”

“那……”

“一些雞毛蒜皮之事,我嫌其聒噪,自然不會觸及,除非有關魂體,牽動於我,再說,等爾日後,魂珠在握,自然可以六識逍遙。何必庸人自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