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和彭雪晴是好閨蜜,雖然不是同班同學,但是一有空,就膩在一起,然後侯英傑就成了她們的小跟班。開始同學間還風言風語的八卦,時間久了,大家也就見怪不怪。
高三的師兄師姐們,因為都已經進入高考倒計時,學業繁重。所以基本現在文學社,學生會還有其它社團核心,都是高二,高一的學生,高二的自然最多。所以在場的十幾個人基本都認識,大家也沒有覺得拘束,加上高紅的組織能力,也是讓人豎大拇指的,合照很順利的就拍完了。
至於租中巴車這種事情,也早已經難不倒縣一高的這群,都已經會去社會上找贊助商,來贊助社文集出版的精英們了。
高紅拉著侯英傑坐在了右手第一排,侯英傑坐過道的位置,高紅靠窗。凌朗跟彭雪晴坐到了一塊,彭雪晴靠窗,凌朗靠過道。
一路上,大家都有說有笑的,最安靜的反而是他和彭雪晴兩個人。凌朗歷來覺得自己面對女生的時候,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更不敢看彭雪晴的側臉。只好偶爾透過前面的擋風玻璃,看看前面的路面,當然,偶爾也會看看彭雪晴那一雙在畫板上來回摩挲的手。陽光透過車窗,照在那雙潔白如玉的修長的手上。凌朗心裡暗想,這手是真的好看,很想拖上一拖,牽上一牽,但當然只是想想。
也許感受到凌朗那經常閃爍其上的目光,彭雪晴臉龐有點微紅,手也覺得熱熱的,她在心裡告訴自己,那是因為陽光。
從縣一高到城南將軍廟,坐車四十分鐘就到了,這時間飛逝般,讓兩個一路沒有交流的青年男女,還來不及多思量。
將軍廟是為了紀念前朝潘懋名將軍而建的。潘懋名原來是一方道士,年輕時他便在山中採藥煉丹,濟世救人。而後因為當地蠻人欺壓漢人,屠殺百姓,更毅然從軍,功勳卓著,被前朝封為驍騎遊擊將軍。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為他樹碑開廟。
但其實這位潘懋名不是玉都縣人,所以城南將軍廟只有雕像,甚至衣冠冢裡面都是假的。潘式後人也從來沒有到這裡參拜過。因為真正的墓穴在懋名市的東山腳下,真正的將軍廟也建於彼。
城南的將軍廟地位有點尷尬,但是因為建築精巧,委婉別緻,很具有南派代表性的建築風格,所以國家還是把它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竟然作為文物建築,自然就不能再出現香火鼎盛情景了,平時開啟,只供遊人參觀學習。
將軍廟佔地並不大,但是卻建於玉都城的主河道錦江河邊上,用現在的話來說,絕對算得上臨江好戶型,風景最宜人。
大家一一檢票進了大門,先是繞過一道照壁(屏風牆),就是一個方方正正的荷花池。池裡的蓮花還沒開,只有為數不多一些蓮花苞,藏在寬厚的荷葉之間,偶爾露出一抹的別樣的翠綠,增添了不少的生氣。
荷塘兩邊的牆上,左手邊是詠歎詩文的銘刻,另外一邊則是潘懋名將軍生平記載。將軍廟雖然不大,但是雕樑畫棟,彩繪富麗繁複,木刻手法精細,南派風格輕盈細膩,秀麗靈巧。所以大家都時不時地傳出幾聲讚歎聲。侯英傑更是舉著手中的單反,咔嚓咔嚓的到處拍個不停,還抽空給同學們拍了不少的照片,當然主角肯定是高紅和彭雪晴。
社員們的遊興都挺高。但是凌朗的感覺並不好,從一進將軍廟門,他就覺得魂體震動,神識不安。從兩邊側門來到後面的衣冠冢處的時候,心潮顫動就更強烈了。
將軍廟後面建築群,有一部分是伸到江面上的。衣冠冢的左首,是個七層的鎮河寶塔,主體為磚石構造,但塔層間建築,又多是木構造而成。
寶塔呈六邊形建築,塔體挺拔修長、古樸靜雅。塔頂由綠色琉璃瓦鑲邊,塔身由米黃色的磚和灰白色的大理石砌成。鏤空式的木工圖案層層環繞著塔身一圈,給人以巧奪天工,華美的感受。
但凌朗覺得,那讓他心潮觸動的源頭,卻剛好來源於塔上,塔頂上。從井形的狹窄木梯蜿蜒而上,就當他來到第六層的時候,突然聽到頭頂上有人正大聲高喊。
“快來人啊,大家快來幫忙,有人要跳塔自殺。”
聽到這樣的呼聲,凌朗趕忙加快腳步,飛一般衝上了最高的塔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