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輕乘務員醞釀了半天情緒,講出來的故事卻乾巴巴的沒什麼吸引力,一看就是嘴皮子功夫不行的,就這長相和口才,要是家裡沒礦,以後想找女朋友怕是難了。
他遇到的事情說起來很簡答,就是有一次夜裡行車,他在最後一節車廂值班,因為中途醒來,迷迷糊糊去拿東西的時候,發現後面居然多了一節車廂。
他也是暈大膽,年輕人沒聽過類似的事情。以為是剛才在某個小站停靠時多掛了一節車廂,想也沒想,就直接推門走了進去。
結果他走了兩步就感覺不對,因為裡面坐著的乘客都一臉的灰白死相。一個睡覺的都沒有,都用直勾勾的眼神盯著他看,他說那眼神感覺就像要吃了他一樣。
年輕人反應也快,覺得不對。他一個激靈,撒腿就往回跑,在車廂連線門關上的最後一刻抓住了門把手,回到了原本的車廂。
等到安全之後,他再回頭看,車尾哪裡還有什麼多出來的車廂,只有鎖著的連線門不知道什麼時候被開啟了,夜風呼呼的往車廂裡灌。
他趕緊鎖好了後面的連線門,嚇得一晚上都沒睡覺,不顧紀律跑去別的車廂找了同事,把這個事情跟同事講了一遍,同事笑他是睡迷糊把噩夢當成了現實。
這事兒不知怎麼還被乘務長知道了,開會時把他訓了一頓,說他身為國企職工,不能宣揚這種封建迷信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他給我們說之前,才特意叮囑不能跟外人講,就怕傳出去,又要被乘務長訓,說不定還會丟掉工作。
聽完乘務員的故事,我和廖慶江對視了一眼,這是典型的幽靈空間情形。
好在他進門的時候,沒有直接關上車門,反應也快,在車門第一次閉合之前回到了現實世界,要不然事情就會演變成一名乘務員深夜莫名失蹤的新聞。
那乘務員說完,還心有餘悸的問道:“萬一以後我再遇到這幽靈列車,該怎麼辦?”
“很簡單啊,不管是進車廂還是出車廂時,都長個心眼,不要第一時間關門,手就扶在門把手上面。先觀察一會兒,沒事就繼續往前走,發現不對就立刻退回來,那幽靈列車也不可能把你給硬抓進去。”廖慶江一臉老神在在的說道。
聽到他這麼說,我心裡不由一動:“你也看過那篇關於幽靈船的解析文章?說真的,這次我能夠逃回來,也多虧看了那篇文章,要是沒有那個作者的分析,我說不定已經迷失在幽靈列車裡了。算起來,那個作者算是我的半個救命恩人,以後要是有機會見到他,一定要好好謝謝他。”
廖慶江的表情有些古怪:“什麼文章?”
我趕緊翻出了自己手機裡收藏的文章,拿給他看,廖慶江看了兩眼之後,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那個……這文章就是我寫的,這個公眾號就是我建立的。”
哈?!
我覺得自己的眼珠子差點瞪了出來。原來鬧了半天,原來廖慶江居然是那篇文章的作者?早知道我直接問他這些事情不就得了?
“你研究過幽靈船這類現象?要不然怎麼知道那麼多。”我忍不住好奇道。
“這個……這很簡單嘛,基於普通的科學知識推論,這些都是很簡單的邏輯推理。”廖慶江難得有些不好意思。
臥槽!神特麼的科學知識推論!這種違和感讓我覺得無比錯亂。
一旁站著聽戲的乘務員已經徹底無語了。他看著廖慶江跟我的眼神,都開始帶著一絲看神經病的架勢了。
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我趕緊問道:“對了,我進去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你們又是怎麼知道我遇到了幽靈列車,把我救出來的。”
這次講述的依然是那個乘務員,這種乾巴巴的描述也挺好的,沒有任何藝術加工。沒有任何水分,去寫網文絕對不會被讀者說灌水,就是成績可能會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