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仗頗為詭異。
清、吳兩軍都很謹慎,忙著增兵!
午時1刻,
吳軍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江北會戰的最高指揮官,林淮生來了。
醒目的大纛旗下,
林淮生內罩鎖子軟甲,外穿吳軍制式軍服,頭戴飛碟盔,騎一匹黑馬,威風凜凜。
此時,
戰場颳起微風,帶來陣陣涼意。
天空並無雲彩,故而無陰雨之虞。
……
海蘭察身穿鑲黃旗棉甲,勒馬佇立在軍陣之後。
他那鷹隼般的眼睛盯了一陣對面的主帥,不屑道:
“賊酋還是個練家子。”
涼州鎮總兵哈馬木恭維道:
“在都統面前,什麼武林高手都是白給。”
雙方的主帥很悠閒,
中低階軍官很忙,忙著排兵佈陣。
吳軍在東,清軍在西,中間隔著3裡。
清軍的陣型有3層。
第1層是副將李久霖的炮營,120門各類口徑的火炮。
第2層(步兵)是延綏鎮、河州鎮、西寧鎮、寧夏鎮。
第3層(步兵)是太原鎮、兗州鎮、大名鎮、南陽鎮。
然後是中軍,海蘭察率一眾高階將官所在。800索倫兵護衛中軍,同時充當戰略預備隊。
兩翼是涼州鎮、肅州2鎮馬隊。
清軍調兵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一般都是按比例抽調外省援兵,絕不超過本鎮總兵力的5成。
所以這些鎮並不是傾巢而出。少的僅有千餘人,多的接近三千人。
……
反觀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