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關。
此刻,關內一片混亂,軍士們叫著,通往關牆的路都幾乎被堵塞,不斷的有士卒衝上關牆,有人引燃了烽火,黑煙滾滾。
關外,漢軍壓境。
劉桃子騎著戰馬,位於中軍位置。
浩浩蕩蕩的數萬大軍鋪展開來,整個官道幾十裡都被漢軍所佔據。
軍士們分成了很多的陣,整齊的排列開來。
就看到將軍們騎著戰馬,披著重甲,連膀下的戰馬都是披著甲的,而士卒們就簇擁在這些將軍們的周圍,在諸多小方陣之中,位於四周的那些軍土,清一色的披甲。
這披甲率是肉眼可見的誇張,放眼望去,似是人人披甲,甲胃閃爍著寒光,
黑壓壓的一大片,關牆的軍官們臉都嚇白了。
一杆杆的旗幟位於大軍之中,各類的將旗彼此交織,猶如樹林一般密集。
周人對漢軍的大規模進攻尚且一無所知,可儘管如此,大散關這樣的地方,
那也是重中之重,作為挺進漢中的門戶,此處是有大軍把守的。
坐鎮在此處的將軍,乃是庸國公王謙。
沒錯,他就是當初被斛律光所射殺的王雄之子。
在王雄戰死之後,廟堂給予了許多追封,同時對這位王雄的兒子也有許多的賞賜,為了安撫人心,廟堂在讓他繼承庸國公的爵位之後,進位柱國大將軍,統帥軍隊,坐鎮一方。
此時,王謙看著遠處這忽然出現的漢國大軍,神色呆滯。
他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漢軍出現在這裡,先前不是還說敵人兵力不足,只有數千人在各地來回劫掠嗎?
怎麼這一眨眼,數千人就變成了數萬人??看這架勢,這數萬人也不止,後方還有軍隊在趕來,這是漢國主力大軍直接殺過來了?
王謙本人並無才千,做官當將都只是因為他父親,到自前為止,這位柱國大將軍是一場仗都沒打過。
從此也能看出周國官職的弊端,或者說,齊國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過去的北人大官不只是能繼承父親的爵位,還能繼承官職,繼承軍隊,這就很糟糕了。
爵位世襲,這倒是沒什麼,但是軍隊和官職也如此,實在是說不過去,明面上的律法禁止這樣的行為,但是這樣的事情卻又頻頻發生。
武人們過於強勢,或許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王謙的爵位和官職最高。
在長安被擊破之後,他領著軍隊前往勤王,半路上又被宇文憲叫停,讓他以自己的官職和爵位收復那些勤王軍隊,入住大散關,控制周圍的區域,在此處佈防,給往後的退路一個保障。
王謙就按著他的命令,積極的收各地軍隊,而後駐紮在大散關附近,加固關卡,控制進出,也算是立下了功勞。
等到宇文憲返回漢中之後,又上表為他請功,從柱國大將軍封為上柱國。
讓他正式看守漢中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