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小白笑了,“大叔,一分價錢一分貨不管他是用啥做的?您看看我這還得用油炸,還得用放各種佐料,不得,還搭上我這個人工啊。就算是用火,它也得燒柴,裡裡外外都是錢,再說俺這個秘方,要不是因為我爹住院了,需要用錢,我也不能拿出來賣,這個秘方原本是家傳的,現在也是為了能掙點兒錢給我爸養養身子。”就是絕口不提,到底裡面用的是什麼。
剛才問曲小白價錢的年輕男人掏出兩塊錢,“行啦,就衝你這份孝心,給我來兩斤,這價錢不算貴江米條,還得九毛呢!”這算是給曲小白解圍。
曲小白立刻眉開眼笑的答應一聲,給年輕人秤好了兩斤,還特意多加了一兩,“大哥哥,你是第一個顧客我給您稱的高高的,多送你一兩,吃好了再來買!謝謝!”把包好的紙包和找的四毛錢遞給年輕人。
“好嘞,小姑娘好好幹,我回去給我們車間人們給你宣傳宣傳,讓他們來照顧你的生意。”人家拿著紙包擠出去走了。
有了第一個,後面的人也就開始動心,“給我來一斤!”
“給我也來一斤!”
“給我來半斤!”
曲小白立刻忙和起來,好在有李招娣幫忙,這丫頭不聲不響,可是手腳利落,兩個人一個秤,一個報,大倒是配合的默契,李巧娣在一邊幫著收錢,三個人這麼一配合倒是速度快了起來。
陸陸續續的二十幾斤麻辣鍋巴很快就賣完了,看著空空如也的籃子,還有沒買到麻辣鍋巴的人有些掃興,“這怎麼就帶這麼一點兒,我還想買都沒買到。”
“是啊,丫頭明天多多做點兒吧,我這想買2斤回去給我兒子,這一個都沒撈著。”
“明天還這個時間來賣嗎?”
不少人打聽,都想著要買,人們的獵奇心裡,越是買的人多,賣的快,越是覺得這東西肯定好吃。
曲小白連忙解釋,“各位,明天再來,明天再來吧。還是這個時間,我肯定在這兒。我一個人也做不了多少,只能是先來先得,各位諒解一下吧。”
人們散開,曲小白喘口氣,看來這個生意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好做。
也是這是80年代中期,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苗頭,屬於物資緊張,求大於供的市場,只有買不到的東西,沒有賣不掉的東西。
李招娣高興的說:“小白,那明天你多做點兒唄,你看看人這麼多多做點也肯定能賣了。”
曲小白笑笑,“明天最多做五十斤,再多就不可能了,這東西就是個零嘴,你要做的多他一次人人都能買上,吃的都多了,誰還願意再來買。就要這樣一次只做一些,今天沒買到,明天惦記著,就會越發覺得這個東西好吃。”顧客的理她還是懂得!這叫做飢餓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