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臺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所謂術業有專攻,盧燕是職業黃梅戲演員,自然對黃梅戲瞭解得比較透徹。
只是,她真的不太適合做老師。
說了半天,也沒說到正題上。
唐小寶就忍不住,咳嗽一聲,說:“盧姐,咱們能不能加快點節奏?”
盧燕一愣。
“我的意思是說,你現在可不可以教教我怎麼唱黃梅戲,比如唱腔要注意什麼,唸白啥的,老是聽這些起源啊啥的,也沒多用啊,這不是時間急嘛。”
唐小寶笑嘻嘻的說。
盧燕就哭笑不得了。
這是沒學行就想學飛啊。
你對黃梅戲都不瞭解,就想學唱腔?
好吧,死馬當成活馬醫了。
盧燕說:“好吧,那我現在就給你講講黃梅戲的唱腔,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戲為主,曲調健康樸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厚,唱腔純樸清新,細膩動人,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在音樂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多用“襯詞”如“呼舍”、“喂卻”之類……”
“停停停”
唐小寶受不了了,再次叫停。
盧燕皺眉:“怎麼了?”
“我覺得這樣不行,太枯燥了,一點也不直觀,你這講了,我倒是能記住,可記住也沒用啊,要不,你唱一段我聽聽看。”唐小寶說。
汗……
盧燕心裡也是鬱悶透頂了。
若不是唐小寶,換了別人,她早就轟人走了。
有這樣的學生嗎?
一點也不認真,還口口聲聲說能記住,能記住才怪!
她是不相信唐小寶能記住的。
因為知道唐小寶和郎坤的關係,也知道自己這次能不能上春是,還真得看唐小寶的,所以,盧燕只能耐著性子教授了。
“好吧,那我唱一段打豬草,你聽聽看。”
說完,盧燕就開始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