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拳館林立。
真要追朔其根源,估計早在數百年前就已經有了這種現象。
至今仍舊儲存有數十家拳館。
洪拳,詠春拳,太極拳,八卦掌,八極拳,形意拳,螳螂拳……
香港武林,當真是百花齊放。
各種拳術互相切磋交流,每年還會舉行拳術比賽。
究竟誰強誰弱,自然是有爭議,但那都是暗地裡較勁,明面上,大家都還是比較團結,也比較重武林規矩。
正因如此,才能讓內地的拳師,很難到香港武林來混飯吃。
說得好聽一點,這就是團結。
說得難聽一點,他們極其排外。
在眾多的武館中,也分幾線,比如佔據一線的,永遠是洪拳,詠春,太極拳,而處於二線的則比較我了。
洪拳,傳自廣東,流入香港已經數百年。
洪、劉、蔡、李、莫……
而這一代的洪拳代表人物,就是莫信義。
這個名字很奇怪,按照某些省份的讀法,那就是沒有信義。
但莫信義卻從來沒有想過改名,因為這個名字是他父親取的,而他的父親,生前也是一代洪拳大師,深受弟子極其同道的敬重。
父親希望他重信義。
他或許做不到這一點,可名字,至少也是招牌。
莫信義今年才四十八歲,在武林中來說,歲數不算大,正是功力大成的階段。
上一屆的拳賽上,他就是總評委,而且,他當總評委已經好幾屆了。
明面上,大家都捧他是香港第一高手,他也沾沾自喜。
而事實,好吧,他雖然談不上第一,但功力深厚,加上弟子眾多,在香港就有五處拳館,可以說,他還是比較能服眾的。
不服不行啊,這就跟社團一樣,人家的人多,人多就意味著力量大。
武林界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