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將傾斜的身體收了回來,他又仔細的看了看雕像那隻殘目。
僅剩的殘目與前方的握成空拳的手臂,還有那微微彎曲的獨腿形成的身體彎曲姿勢,總是給他感覺這個姿勢很是古怪。
“這雕像這種姿勢眺望,如果不是刻意留下什麼線索的話,那麼為什麼要雕成這種形態,這代表什麼含義?”
李言身體輕輕飄浮而起,他來到了雕像的斜上方,從握拳的另一面望了過來。
只是當他飛到前方時,不由楞了一楞,因為以他浮現在雕像前方位置來看,那雕像的姿勢就有了變化。
不再像是在透過握拳中空瞄著某處!
李言眼睛微微眯起,心念急轉間,他再一次仔細的對那隻空拳看了起來。
過了一小會後,李言這才吐了一口氣。
“果然如此,我還真被以前的認知給誤導了!”
李言這時再看這座雕像,眼前的殘破雕像慢慢變的完整起來,在他腦海中了浮現出了一幅畫面。
一名武將,身體微微後仰中,雙腿微微彎曲,雙目圓睜中,一手後襬,一手握著長槍或長矛之類的利刃,伺待立即擲出。
這個畫面一浮現,眼前的殘破雕像立即就變的合理起來。
這裡最大的誤區就是李言以前見識過雕出一件石像的過程,他沒有認為雕像那隻空握的拳頭中,本來應該是有一件東西的。
因為那隻手掌儲存的十分完好!
雕刻獅、虎、龍等猛獸或是人、神的石像技藝由來已久,光是在凡間就已流傳了不知多少歲月。
在李言那座小山村裡就有人制作此類東西,用來換取銀兩。
那些石像常用來做為鎮宅、祭拜使用,小山村中的藝人也將雕刻出來的石像拿到青山隘去出售。
李言小時也是經常去村中雕刻石像處玩耍,常常為一塊本來無生趣的石頭,竟然能變成令人懼怕的野獸而感到奇怪。
所以,經常就會蹲在一邊觀察,對此還是知道一些雕刻技藝的。
像在雕刻石像中,一旦雕刻到有人手拿東西時,或是猛獸足踩物品時,石像手掌(爪)和手(爪)中之物都只是做外觀相貌處理。
那些物品和手掌(爪)間其實還是一塊整體石頭。
這樣做一是為了有一個連線點,可以借力把手中之物“抓”住,不易墜落。
其二就是石匠不會去在那些根本沒用的細節上下功夫,難道讓他把五指縷空,再雕刻一件東西單獨塞進去不成。
即便這樣做了之後,雕像的價格也不會增加多少,對於吃飯的手藝人來說,除非主家有特殊要求,否則不會那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