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淳出生在一個很有名望的家庭,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很了不起的“大人物”,一位是天都西境執法司的大司首,一位是道宗三清閣內的閣老,在這樣的家室中……他理所當然的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修行者。
但他並不是。
杜淳是一個“畫師”。
他從小就對修行之道沒什麼興趣,因為是家中獨子的緣故,父母給了他太多的寵愛。
所以他是一個很任性的人。
也是一個可以很任性的人。
杜淳任性的放棄了修行,選擇一路東行,來到大隋境內,走訪自己想要看的風景,拜訪各路名師,學習作畫。
而他的身邊,有兩個命星境界的大修行者跟隨……這就是他任性的資本!
這樣的身世,背景,在大隋之中,已算是頂級。
畢竟兩座天下,只有一個宋淨蓮。
而杜淳真正在天都“出名”,則是因為他初入皇城之時,所作的那副畫!
那是一個驟雨初停的黃昏,薄暮舊陽,猶如水洗,杜淳坐在茶樓之下,看到窗扉半開,一位女子坐在窗邊啃著凍梨,目光柔和遠眺,飄飄然如仙子獨立,驚豔至骨。
那女子恍惚地向下俯瞰。
向著人間投去了驚鴻一瞥。
究其原因,或許是巧合,又或許只是漫無目的地掃視了一眼。
但在那一刻,那一道眸光,深深刺入了杜淳的心頭……他立即提筆作畫,畫出這副美人圖。
畫作的名聲順利應當的響徹天都。
杜淳用了很大的力氣,將鋪天蓋地的拓印都散播出去。
他已是深深愛上了那個茶樓女子,如今廣散錢財,只想知道那個凍梨姑娘到底姓甚名誰,以他的家室背景,無論如何,也要娶過門來。
但真相很殘酷。
杜淳得罪不起的人很少。
他很清楚……東廂徐清焰背後的那位,他遠遠得罪不起。
於是在那之後,杜淳就好似丟了魂魄。
這位杜公子,每日都遊蕩在天都畫舫,青樓豔地,尋歡作樂,終日墮落,他沉迷飲酒,喝醉之後非但不能忘憂,反而更加惆悵。
心愛之人,乃是太子之禁臠!
正值太子壽辰,三清閣閣老和西境大司首都來到了天都,眼見自己的兒子如此消沉,杜淳的父母心情複雜……他們在西境內外聯袂,執掌一方大權,在天都廟堂也是權柄滔天。
憑藉天都內的情報,這兩人隱約得知了一些“徐姑娘”的訊息,也得到了一個宮內極其隱秘的“好訊息”。
太子與徐清焰的關係,似乎並不如外界所想的那樣“親密”。
如果徐清焰不是太子的禁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