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節。
佛門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節日。
“盂蘭”二字,又有“倒懸”之意。
寧奕和丫頭走出天清池,來到靈山的古城前。
古城的城門口,擺放著“法師座”和“施孤臺”,這是盂蘭盆節傳統的“放焰口”習俗,法師座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則是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
“再過一些時候,到了正午,這些百姓就會把瓜果,食物擺放在那塊施孤臺上。”裴丫頭牽著寧奕的手,路過那座古臺,回頭看了一眼,笑道:“誦經唸咒之後,這些‘祭品’會被撒向四方,這就是‘放焰口’了。既有追悼亡魂之意,也有延生陽壽之功效。”
古城四處都是佛門的信徒。
寧奕的“白骨平原”開啟之後,他的肉眼能夠看到一縷又一縷的“願力”,在這座城池的四面八方升起。
盂蘭盆節果然是大氣運之日。
這一日的願力,香火,恐怕就抵得上浴佛法會一整年的積攢……這些日子靈山城門大開,放了數萬的民眾入內,淨土內的客棧,佛廟,大殿,已經近乎於飽和,這麼多虔誠的教徒,產生的願力自然也會成倍數的增加。
只不過人多了,麻煩就多了。
寧奕親眼看見,在某處客棧的角落,兩位佛門教徒因為所信奉的菩薩理念問題,先是爭執,然後大打出手。
“在哪裡都有紛爭……佛門也不例外。”
靈山是東土所有苦修者所追尋的無垢淨土。
但這世上哪裡有無垢的地方?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不會是淨土。
要說真正清淨安寧,與世無爭的地方……就只有人死後安葬的墓陵了。
寧奕和丫頭兩個人行走在古城上。
他的心境出奇的寧靜,像是一面湖水,這幾日的靜養,光明鑑和寧奕的氣機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邵雲大師留下的“那片光明”,如今也在寧奕的掌控和駕馭之中。
寧奕可以肯定,自己就是大雄寶殿那片“光明”最適合的主人。
執劍者之劍氣,破滅一切黑暗。
養氣功夫,神魂境界,不知不覺又上了一個層次。
就連最焦灼的那件事情,似乎也能夠被“按壓”下去,寧奕牽著丫頭的手,像是一對沒有修為的凡俗夫妻,就這麼以“旁觀者”的身份,穿行在大街小巷。
靈山的暗哨,僧兵,在人潮之中,悄無聲息的流動著。
他們打扮的很樸素,佛門信徒大部分都披著寬大的布袍,所以偽裝成覲見古佛的參拜者,也不是一件難事,數以千計的苦修者,漁網潑灑般分佈在靈山諸多古城的各個角落,透過通訊令牌,在兩位大宗主的部署之下,掌控著這場“盂蘭盆節”的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