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
中州第一聖山是珞珈。
坐落於天都皇城之旁,有上一代“神道劍”中的神女扶搖坐鎮,珞珈山聚攏大世氣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四境之內,無可爭議。
這千年風雲,聖山之爭,伴隨氣運變遷,或有懸論。
但整座大隋,最強大的兩座宗門,一直未曾變動過。
西嶺,道宗。
東土,佛門。
這兩座超然物外的大勢力,牽扯到了“信仰”,“香火”,以至於光明皇帝在修築長城之時,勒令兩大宗遷出境內,鎮守一方,以免大隋至高無上的皇權,在未來的歲月裡發生動盪……但即便如此,仍然發生了東土律宗踏進大澤的那段過往歷史。
光明皇帝馭使佛門搬出境關的那道敕令……在數千年的演變裡,逐漸變了味道,如今在佛門高層的眼中,這非但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種“幸運”。
皇權讓他們遠遠離開四座長城。
皇權……也給了他們自由。
靈山的苦修者,一直很驕傲,這數千年來的風吹雨打,使佛門與東土這片大地產生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某種聯絡。
他們可以很自豪的稱自己是這片大地上的主人。
命令道宗和佛門遷出中州,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兩大宗無法動搖皇權。
也有一個壞處……就是皇權同樣無法再動搖佛道二宗。
太宗皇帝在世之時,每一代的教宗,佛子入城祝壽,便是皇權在給予兩大宗恩澤同時贈出的“掣肘”之策,而那個時候,兩大宗不得不乖乖低頭,因為皇帝陛下……實在是太強大了。
現在不一樣。
太子雖然謀定天下,策馭乾坤……但他終究還是一個年輕人。
兩大宗受到的壓制看似再增加,其實,並沒有太宗時期的那麼強大。
這一點,在東土的體現是。
情報。
靈山可以獲取大量的,東境長城,以至於境關內的情報。
在上一位皇帝的時期,三司駐紮靈山的官員,固然會送上一份情報,但都是經過大司首篩選,有所隱瞞的“明線”,古僧想要越過東境長城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至於靈山的暗探遍佈四境,訊息的傳遞總是要掩人耳目,於是就會耽誤一些時間……而時間是這個世界最寶貴的東西。
如今不再需要遮遮掩掩。
四年前的天都政變,太子沉重的打擊了西境三皇子的力量,大隋廟堂遭遇了一場強烈的腥風血雨,李白蛟的手段已經相當溫柔,他只清除了明確的“叛黨”,而即便如此,仍然有著大量的空缺,當一個龐大國度的運轉急缺人才,那麼“甄選”的界限就會稍稍降低,當運轉機制變得合理,這位太子才會慢慢的更換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