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雀是一個極其護犢子的人。
比起靈山,他更在乎自己的妻子兒女,親近之人,這一點並不難看出,但佛門禪律二宗,歷代以來的大能者,因為“信仰”的緣故,一切都以靈山為重。
宋雀的“捻火”是一個意外。
也正是這個意外,改變了如今靈山的格局。
宋雀的道侶是當年的瑤池聖女,如今坐在道宗三清閣內的閣老之席,兩人都是涅槃之境,互相扶持,地位之深厚,外人根本無法撼動……這一點是利也是弊。
太宗皇帝請兩位喝茶。
便是因為宋雀和辜伊人的聯姻,象徵著道宗和靈山跨越中州的“聯手”。
委實太巧,宋雀和辜伊人在捻火坐忘之前便已經心心相印,若是刻意聯姻,被太宗皇帝察覺到了“不妥之處”,恐怕在天都皇城之時,就會被當場打殺。
這一點讓道宗和靈山,這幾年來,如履薄冰。
太宗皇帝連裴旻都是說殺就殺了。
一個由頭。
宋雀和辜伊人的聯姻,便是太宗動彈靈山道宗的“原因”。
因為此事,這些年靈山與大隋關係變得微妙而且僵硬,太子即位之後,增加了靈山的上供稅額,親自指派了兩位客卿,一位常駐靈山,一位奔赴瑤池。
如此意圖,已甚是明顯。
當這一切的矛頭指向宋雀之後,靈山對於這位涅槃的“感激之情”便不再如之前那般。
在靈山的內堂之中,竟然出現了彈劾宋雀大客卿席位的檄文,隨後有人附和,這等訊息傳得越來越廣,鬧得越來越烈,痛罵貶低宋雀之風一時之間遍播諸峰,甚囂塵上。
遠行遊歷的道宣,雖然不在靈山,但一直掌握著靈山境內的訊息。
禪律二宗的爭鬥,局勢不明朗,他必須要掌握最新的情報,以便於自己判斷局勢……而“宋雀大客卿”遭遇的麻煩,則是他原先沒有預料到的。
在道宣看來,有些事情是碰不得的。
一座聖山,能夠站得住腳,便是因為有自己的“頂樑柱”。
而靈山這些年能夠站得住腳,是因為有宋雀這位年輕的涅槃,佛門雖然掌握了“長生法”,效仿大隋皇族,安排了幾位“老不死”的人物長居棺中,但終究只是一時救火之用,宋雀大客卿一旦離開佛門,那麼靈山便是無根浮萍,任人揉捏。
好在大客卿並不計較這些聲音。
道宣知道為什麼。
一旦一個人站的夠高,那麼身下的那些螻蟻,再是如何撕咬,都不重要了。
宋雀先生是涅槃境的大能,只要他的境界尚在,哪怕彈劾的文書堆滿整座靈山,佛門也不可能放棄這位活生生的捻火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