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言重,臣等對陛下、對先皇皆是忠心耿耿,萬萬不敢提謀反二字!”群臣激奮不已,“臣等如此行事,正是謹遵先帝遺願,穩固陛下權勢,保我大周江山世代永傳。”
“哼哼。”高太后冷笑,只是笑聲還未落下,賢親王趙堇便又上前了一步。
這一步使得他幾乎抵到了皇帝跟前。
趙堇一伸手,輕鬆將軟在地上的皇上撈起,緩緩開口:“陛下若是坐不穩這屁股底下的位置,我來代你,也未嘗不可。”
“你你!”底下群臣嘈雜聲起,當初確實是他們慫恿趙堇出面主持此事,可他們要的只是趙堇脅迫太后交出玉璽,還政於皇上,可沒想過叫趙堇取而代之。
雖然朝堂內外也有不少這等流言,可取而代之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做的是篡位之舉,誰敢如此大膽?
“大膽!”高太后在珠簾之後氣得發抖,她沒想到趙堇竟堂而皇之說出此等話來,“你公然謀逆,為了皇位謀害手足,取而代之,這等不忠不義,喪心病狂之舉,可是會令你遺臭萬年,揹負萬千罵名的,賢親王,你不怕嗎?”
“那皆是我身後事。”趙堇神色如常,“我人既已不在,任由他們說什麼,關我什麼事?”
“這這……”群臣面面相覷,他們絕大多數不願政權掌握在太后手中,卻也不敢光明正大支援賢親王,這等事蹟皆是要錄進史書裡去的,他們不如賢親王看得開,都在乎著身前身後名。
沒曾想,他們這群混跡官場幾十年的老薑,竟被賢親王利用,借勢而為,將還政奪權之舉做成了謀反篡位。
趙堇淡淡笑了起來,他成竹於胸,勢在必得。手一招,青虹便帶著一隊人把守住殿門外,殿門緩緩關閉。
因雨勢潑天,天光本就不亮,此刻大門緊閉,殿中便只餘下宮燈散發而出的昏暗火光。
趙堇微微側身站著,在這樣的光亮之中,更顯得他詭秘莫測,叫人不寒而慄。
“在這大殿之上的每一個人,能活著出去的,皆是我的幫兇!”趙堇不慌不忙的說到,“今日之事,你們怎麼聽進去看進去,又怎麼說出去或是爛在肚子裡頭,我都不管,你們自己看著辦。”
幫兇這頂帽子一扣,誰敢多說半個字?
有好幾個老臣心思活泛,已打定好了主意,賢親王既是謀反,那這太后和新帝自是活不成了,到時候便說是太后不捨權勢,癲狂發怒害死了新帝,賢親王誅殺逆賊高氏,到時候他們這夥人也能一併博個美名!
直到趙堇抽出長劍,比在了這年僅十三歲的新帝趙予的脖子旁邊,高太后這才慌了神,端坐簾後緊摳的雙手已忍不住的顫抖起來,打心底裡信了這趙堇是真說得出做得到,她的性命已岌岌可危。只是她還沒開口說話,已聽得新帝雙手捂著頭,啜泣起來:“五哥,皇位給你,別殺我!我不想做皇帝,從來不想做皇帝,你要什麼我都給你,求你別殺我!”
趙堇的眼眯了眯,只覺得如此草包,讓這樣的人來做皇帝,真是有辱大周!他甚至不願意用自己的劍殺他!
剛想收回劍,便聽得身後的殿門吱呀一聲被人迅速的推開,趙堇眉頭一皺,只覺得青虹辦事遠不如赤霄牢靠。
正欲轉身,那敞開巴掌大的殿門間,隨光一起衝進來的,還有一支短箭。
短箭不過巴掌大,速度卻比閃電還快,眨眼間便已掠到了趙堇跟前,趙堇下意識的側身去躲,腦海裡有聲音響起:來了,趙堯,只是……他怎可能來得如此之快?
快到他大局未穩,玉璽未拿,龍椅還沒坐上。即便是那堵滿流民的城門也夠趙堯他們闖上一陣才是,再說,這皇宮裡的禁軍,早已被趙堇換成了自己的人,趙堯……他不該來得這樣快!
短箭吭哧一聲,打在趙堇手中的長劍上,兵刃相接,小小的短箭又飛了整個大殿的距離,擊打上來時力量竟還大得驚人,趙堇手一抖,長劍差點沒拿住。
他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剛想有所動作,殿門已徹底開啟,兩縱隊手執長矛計程車兵圍了進來,緊接著又有數隊手拿長刀長劍的人魚貫而入,將殿中眾人團團圍住。
聲勢浩大,士兵皆是周身浴血,帶來一股鹹溼的血腥味。整個大殿一下如同即將煮沸的大鍋,熱氣騰湧,翻滾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