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宮簷之中,皇帝一身明黃色龍袍,手執奏摺坐在殿前,這摺子是下面請求封賞守禦烏黎江的將軍虎山的。
虎山這人年紀輕輕卻格外了得,半年的時間便從提轄一路升到了將軍,只要是他領兵便從未吃過敗仗,本早該回京受封,即便不升官,也得賞些銀錢田地才是。
可自從皇帝知道了虎山與七皇子來往密切後,便一直將此人擱置在外,遲遲未召回京城。
虎山的功績又大,引得朝堂上時不時便有人遞摺子上來,要求封賞於他。
皇帝提起墨筆,將那摺子駁了回去,閉著眼靜默著坐了良久,終於氣得一把將桌上的摺子全都拂在了地上。
稀里嘩啦一通亂響,嚇得殿前伺候的宮女太監們撲騰騰跪了一地。
“好好好,要朕封賞你,那就賞你個名頭!”皇帝召來總管太監在身前,“傳朕旨意,封烏黎江守衛將軍虎山為鏢旗大將軍,賞良田千畝,黃金千兩,令他即刻前往貢邊戍守。”
“把楊之良撥去烏黎江,接替虎山的位置。”話說著,皇帝輕微的咳嗽了起來,“朕倒要看看你有沒有命受用這封賞!”
總管太監面容恭順,應下了,出殿後,一低頭便將皇上的話遞到了旁邊的宮女耳中。
一句話彎彎繞繞,沒一會兒的功夫,便傳進了清輝殿裡。
皇后娘娘正聽著小太子背詩文,見歲姑神色有異的走了進來,當下便叫嬤嬤將太子給領了下去。
歲姑一個眼色,殿內伺候的宮女眨眼就都退開了。
“怎麼了?”皇后挺了挺腰,帶孩子也累,更何況還不是自己的孩子,少不得勞心勞神的。
“陛下提攜了楊貴人的哥哥,楊之良。”歲姑面有喜色。
烏黎江那邊本是一個苦差,可自打那七皇子帶著虎山將軍將南夷給打怕了後,有了互市往來,便成了一個肥差。
此時換了虎山,提楊之良上去,明擺著的打壓七皇子一黨,為太子造勢。
“你高興什麼?”皇后有些不耐,一句話擲過去,驚得歲姑忙收了喜色,肅然起來。
“他這麼做抬的是楊貴人,與我們又有什麼干係?”皇后心裡愁苦,只可惜她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孃家,“楊貴人本就得皇上寵愛,她孃家若更得勢,你說,這小太子她還會乖乖放在這清輝殿裡?”
“只怕她連我也要趕出清輝殿。”
“這……”歲姑忐忑,“娘娘,楊貴人不敢。”
“她不敢?”皇后冷冷一笑,“一個連自己親生孩子都忍心放棄的女人,沒有什麼是她不敢的。”
皇后當初願意讓十二皇子做太子,全是因為她已無路可走,老五老七是絕不能的,那便只剩了個十二。
更何況十二年紀尚小好調教,楊貴人雖然得皇上寵愛,但因出身不高,孃家兄弟母舅又無大官可以倚仗,是怎麼也翻不出浪來的。
可若皇帝一心要提攜楊家,那就令皇后頭疼了。
這守烏黎江的差事既可以撈大把邊關的油水,去一圈回來怎麼得也得封官行賞。
皇后還真拿不準,皇上要賞那個楊太史什麼……
正思慮,外邊有小宮女進來通傳,七殿下到了。
皇后揉了揉額:“這次到得倒快,母慈子孝的戲碼不知還要演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