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苒的旋轉和步法銜接都不錯,短節目拿了第二,羅琳反而拿了第三。
不過短節目對每個動作的數量都有硬性規定,比的是選手的基礎,具體實力還是得看明天的自由滑。
回去的路上,傅易青和秦流北分析著今天的比賽情況。
秦流北拿出平板電腦,他在觀看短節目的時候還做了筆記,“看來羅琳的傷勢有點嚴重,今天兩個三週跳都沒跳,估計明天的自由滑也不會比今天更好。”
傅易青目光緊盯手機螢幕。
舒苒有些好奇,踮起腳尖湊過去看一眼,手腕一下被抓住,“小心。”
舒苒詫異抬頭,只聽傅易青無奈搖頭道,“看路。”
她這才注意到面前的臺階,在看路前,又湊過去看螢幕。
Excel表格?
“這是什麼?”她問。
傅易青:“這次分站所有選手的各項資料表。”
舒苒當時就懵了,“這……有什麼用?”難道不是比誰實力更強?
秦流北看懂了她的神情,搖動食指,“你別小看了這些資料,雖然都是百度百科上的資料,但是綜合在一起就是殺手鐧。”
舒苒見識過秦流北的黑科技,也是從建立一個龐大的資料庫開始,所以也沒多問,只點點頭。
傅易青繼續說:“羅琳已經27歲了,有傷卻還不退役,就證明她想要拿獎牌,她的目標可能是GPF(大獎決賽)的獎牌,也可能是世錦賽的獎牌,她的實力不可小覷。”
秦流北點點頭,滑動手指,將螢幕上的羅琳放置到對舒苒有威脅的區域。
最終討論出兩個人,羅琳是其中一個,還有一個是日本的宮江美慧。
有一點舒苒沒說錯,資料再多,最終比的還是選手的自身實力。
自由滑開始的時候,因為聽了昨天兩人的討論,舒苒對宮江美慧和羅琳的關注度更高。
分組是根據昨天的排名來的,四個組,舒苒正好跟這兩個選手同一組,最後抽籤決定上場順序時,宮江美慧抽到她們這組的一號,羅琳二號,舒苒最後。
宮江美慧的綜合成績暫列第一,在傅易青的意料當中。
顯然宮江美慧昨天的表現不佳是因為對場地的不熟悉,而舒苒等人能穩定發揮,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有主場優勢,場地早已熟悉過。
也許是提前有了心理準備,所以舒苒反倒不怎麼緊張了。
羅琳剛入場,就聽觀眾席上響起一陣外語的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