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站的競爭最激烈,但既然舒苒的目標是冬奧會,那麼大獎分站賽也就不算什麼了。
兩個分站賽只間隔了半個月,在成功拿到加拿大站的分站冠軍後,回國後訓練不到十天,他們又飛往日本。
日本站上,舒苒出現了小失誤,只拿了第三。
正如之前所說,在上一代女單選手退役、新規則下,比賽環境較之前有了更大的轉變。
上屆冬奧會中,那迪洛娃就像一匹黑馬,她在表演中接連上演高難度動作,難度動作的基礎分高了,總分自然也就更高,所以她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拿下了當年的冬奧會冠軍。
而在新規則實行後,俄羅斯女單小選手更是挑戰起了四周跳,得分直接超過了部分男選手。
假如再不改變技術動作的基礎分值,那麼這些小將們的成功只會讓更多選手不得不選擇對他們傷害更大的技術取勝法。
相對於年齡大的選手而言,小將們身體輕且還未發育,她們有更大的優勢挑戰高難度動作,這也就意味著以後賽場上出現的選手的總體年齡會越來越小。
舒苒終於明白了傅易青之前為什麼這麼重視和昆汀的賭約。
長此以往下去,國際賽場上的女單選手的面孔會越來越稚嫩,女選手的職業生涯只會越來越短。
從目前的比賽情況來看,俄羅斯的女選手幾乎包攬了各種國際賽事的冠軍,除了那迪洛娃和索斯科娃外,她們的另一個同門伊芙琳的實力也不可小覷。
最終,舒苒兩個分站賽積分累加排名第五,成功進入大獎總決賽。
那迪洛娃和伊芙琳也順利進入了決賽。
但女單總分世界紀錄保持者索斯科娃並未參加這一賽季的大獎賽,聽說她正在養傷。
舒苒相信索斯科娃是在為參加世錦賽做準備。
剩下三個進入GPF的選手分別是加拿大選手普里西拉、日本選手沙耶香、美國選手張子晴。
克里斯汀娜因為重大失誤,沒能晉級GPF。
即便舒苒的目標只是冬奧會,她依然沒有放鬆警惕,她所遇到的這五個選手,會是她在下一屆冬奧會的競爭對手,所以這場比賽,她也必須全力以赴。
短節目開場,舒苒以自己的標誌性3A成功獲得了現場觀眾們的掌聲,動作執行分加1.69分,後面的步法、旋轉都表現完美,接續步被裁判定為四級,最終以零失誤暫列場上第一名。
此時,上屆冬奧會冠軍那迪洛娃終於出場。
雖然那迪洛娃曾和舒苒一起參加過冬奧會,但由於出場順序,舒苒並未看過那迪洛娃的表演。
只是在網上看過那迪洛娃的滑冰影片。
總體來說,那迪洛娃的得分點就在於高難度動作密集,幾乎沒有一絲休息的時間,整個節目排得滿滿當當,雖然沒有了欣賞的美感,但分數卻會很高。
但那迪洛娃的最大問題在於,她的跳躍動力來源不是腿,而是手臂旋轉,看起來就像是平地幹拔,相當消耗體力且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