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
“臣在!”
“開始打掃戰場,安排降卒。”
“臣、遵旨!”
華雄領命而去。
“陛下,莫非有什麼不妥?”
賈詡詢問。
他早已不將殷昊當成一個小皇帝看待,只是剛才命令,顯然有些急迫,是權宜之計,他豈能看不出來。
“朕眼中,遠處有煞氣騰空,結成一起,正在往這邊趕來!”殷昊說道,“根據朕推測,這一大軍,恐有五六千之數,應該不是呂將軍之兵,那麼……!”
賈詡色變,稍微沉吟,就說道:“呂將軍和華將軍已經成為陛下愛將,牛輔被殺,董卓麾下,在城內也只有李肅、張濟和樊稠能調動這麼多大軍!”
“呂將軍和李肅是同鄉,想當初,呂將軍還在丁原手下時,就是李肅奉董卓之命,以赤兔馬讓呂將軍改變陣營。如今呂將軍奉陛下之命封鎖四門,也定然會在第一時間說服李肅,歸降陛下,這一支軍,不是李肅所率!”
“張濟之軍在東部鎮守,李肅領軍,位於城內東南方向,李肅若降,必然會和呂將軍合謀,拿下張濟!此時,張濟不死,恐怕也被擒下了!”
“如今,能調動這麼多軍士的唯有董卓愛將樊稠!”
“樊稠率軍駐守北部,應該是聽說呂布之事,想要阻擋,也護衛董卓,這才出兵。臣若所料不假,定然是樊稠半路上又得知董卓被殺,這才轉過來路走西門!”
“城內大勢已去,唯有去城外,會和李傕、郭汜十萬大軍,還有滎陽等地駐軍,再圖謀後事!”
“西城大亂,又得知牛輔來到這裡,樊稠應該是想著聯合牛輔殺出去,而不是迴歸北門,以自身之力闖關!”
賈詡分析說道。
“城內之事,文和如掌中觀紋,不愧是讓朕看重的謀臣!”殷昊驚歎道,“如愛卿所言,城內不穩定因素,也只剩下一個樊稠了,依你之見,可否勸降?”
在原本的軌跡上,董卓死後,樊稠夥同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合眾十餘萬反撲長安,敗呂布、殺王允,把持朝政。後馬騰因與李傕有隙,於是聯合韓遂舉兵進攻,李傕派樊稠、郭汜等與其交戰,大敗馬騰、韓遂於長平觀下。樊稠追至陳倉,與韓遂友好罷兵,卻遭李傕猜疑,醉酒之後被殺。
這一位也是非常人。
“此人野心勃勃,兇狠成性,想要降服,難、難、難!”賈詡皺眉,“不過此時,以臣推測,呂將軍應該往這邊趕來了!”
“遠水解不了近渴!”
殷昊說著,看向了對方。
賈詡低頭。
“王師,你能在近處,殺得了樊稠,然後再帶著一人走脫嗎?”
沉默片刻,見賈詡不表態,殷昊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