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人。東漢末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
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黃初元年,曹丕稱帝,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曹丕曾問賈詡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徵吳無功而返。
賈詡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諡曰肅侯。《唐會要》尊其為魏晉八君子之首。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併為《吳起兵法》校注。
在那個年代,能得善終者少之又少。
賈詡卻是一個。
也可以說,因為他,才徹底的葬送大漢王朝的最後一分元氣。
此人沒有忠誠,只想安身立命。
殷昊以人皇眼觀之,對方身上沒有黑色,也沒有紅色,只有淡淡的白色,這是中立之色。
他卻不在乎。
到了自己手下,還豈能逃脫不成?
對於賈詡的謀略,殷昊絲毫不懷疑。
若是這位不低調,甚至能超越郭嘉、諸葛亮都不無可能。
嘩啦啦!
甲冑碰撞,馬蹄聲響。
遠處出現一隊人馬,疾馳而來。
“陛下,那是董卓麾下大將華雄!”
荀攸連忙指著說道。
“華雄?”
殷昊瞳孔一縮,抬頭觀看,就發現此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十分兇猛。
心念電轉之間,他想起了華雄的事蹟,在原本的軌跡中,這位自告奮勇在汜水關抵擋十八路諸侯聯軍的進攻,並偷襲了孫堅的營寨,大敗孫堅軍,並斬了孫堅部將祖茂。後斬俞涉、潘鳳兩員大將,威風不可一世,正當諸侯們手足無措之時,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關羽自告奮勇出戰華雄,並且在曹操為他斟的熱酒尚溫之時,便斬了華雄得勝歸來,這是名傳千古的溫酒斬華雄之典故!
隨著這上千之軍前行,一股可怕的煞氣撲面而來,讓殷昊為之動容。
在他雙眼中,就發現這一支軍隊上空,籠罩著一層猩紅色的煞氣,以為首的華雄為主,結成一體。
華雄動彈之間,就有無窮偉力。特別他的大刀之上,流淌著煞氣,似能引動上千之軍的力量。
他有種感覺,擋不住這樣狀態下的華雄一擊。
“軍陣之法,融於一體?”
殷昊瞬間轉過了許多念頭,可這個時候,卻不容他多想,連忙說道:“賈詡上前,勸降此人,王越伺機而動,隨時出手,掌控其生死!”
殷昊說著,就一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