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昊並沒有多呆,吃了喜酒,在宋異人和姜子牙的挽留下,辭別離去。
“姜子牙還是有些清高啊!”
“也並不奇怪,畢竟在崑崙山上那種地方修道四十餘年,即使成就不高,也遠遠超越凡俗之人!”
“如今娶了馬氏,在經歷一些日常生活挫折,才能逐漸的打磨性格,改變看法,融入世俗生活中!”
“馬氏才是磨礪姜子牙的關鍵人物!”
牛車上,殷昊摸著下巴,透過短時間和姜子牙的接觸,他就看出很多事情,心裡也就有了大致的想法。
“有一點我始終不明白!”
“後世的‘封神演義’所講若是為真,那麼武王伐紂,軍陣對壘之時,還有仙人交戰,妖怪出沒,他們之間的大戰對凡人沒有影響?還是仙人的力量太弱?”
“演義、演義,肯定不能為真,可姜子牙在崑崙山那種地方修道四十餘載,竟然不能辟穀,還要五穀輪迴?”
“是傳說為假,還是其中另有隱情?”
殷昊不得而知。
夕陽斜暉,落影滿懷。
傍晚時分,回到家中,洗去塵土,小憩一會,已經晚飯時刻,吃過之後,殷昊被爺爺叫到了書房中。
“小昊,你今天送去了五百銀?怎麼似乎,你早就知道這個姜子牙,有意為之?”
比干目光灼灼。
“爺爺,就知道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你!”殷昊撇撇嘴,似乎對爺爺的查問表示不滿,“這不是前些日子,在一個酒樓無意中聽說,宋家莊有一個在傳說中的崑崙山修道四十餘載之人下山了。崑崙仙山啊,傳說中的仙人居所,從那裡下山的必然也是仙人吧,孫兒就留意上了。爺爺,你也知道,我最好奇修仙問道的事情,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飛上天,帶著爺爺飛到日出的地方,看看那裡是不是傳說中的湯谷?然後飛到月亮上看看,那裡是不是有嫦娥?”
“你個小不點,就是想法多?”
“咱這叫聰明,爺爺您有七巧玲瓏心,說不定孫兒有九竅呢?”
“哈哈,你要是有九竅,那爺爺就燒高香了!”
“哼哼!即使沒有,也絕對不比九竅差!”殷昊傲氣道,“這不,又在酒樓中聽說宋家莊要給高人辦喜事,孫兒就掐算日子,前去碰個巧。俗話說送禮人不嫌,這才能親近嘛,然後想著日後要是能拜仙長為師,那就更妙了!”
“你這小滑頭!修仙啊,豈是那麼簡單!”
比干有些唏噓。
“很難嗎?怪不得呢,爺爺您可是亞相,大王的親叔叔,家中竟然連修仙的功法都沒有,讓孫兒只能想其他辦法了!”
“法不傳六耳,道不別傳,豈是輕說?”比干說道,“修仙之法,非門人弟子,根本不會外傳。就是你大爺爺聞仲聞太師,你不拜他為師,他也不可能傳給你正統功法!”
“就這麼難嗎?”
“難、難、難,道最玄,豈等閒?不過我們也不羨慕仙道!”比干傲然道,“如今人道昌盛,哪怕仙道,也要依附人道才能壯大。”
“這個孫兒不懂,不過仙道能長生,爺爺說的人道能嗎?”
殷昊的小臉上滿是好奇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