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惠爾美醫療財團去年的財報,很漂亮,你怎麼看待這些漂亮的收益?”
克里斯托斯拿出一份報告,放在桌面上。
“很糟糕,無論對於維特蘭,還是對於聯邦,這件事都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德桑克看著這份報告,搖頭道。
“為什麼這麼說?”
克里斯托斯饒有興趣的看著他。
“事實上,我認為聯邦的財團透過金融貸款和壓榨僱員,獲取了大量的不應該屬於他們的財富。”
德桑克深吸一口氣,回答道。
“比如說?”
克里斯托斯注視著他。
“財團透過大量的廣告去推廣一些產品,吸引人們購買他們本身並不太需要的物品,當目標使用者無法支付購買的貨款的時候,他們又透過自家的信用卡,消費貸款,‘借錢’給他們的目標使用者,讓這些目標使用者透支未來購買他們的產品。”
德桑克攤開雙手解釋道,
“這樣,同一種產品,他們就賺了兩筆錢。
“一筆來自於產品本身的利潤,這部分利潤他們透過不斷的降低僱員的工資,減少僱員的福利而獲得增長。
“另一筆則是來自於他們放出的貸款的利息,這筆錢他們賺的更加隱秘,他們不會告訴客戶所揹負的貸款真正需要付出的利息有多高,他們儘量把這些利息掩藏在‘文字遊戲’中。
“比如號稱一些貸款號稱日息萬分之七,實際上年息高達25%左右,一萬聯邦幣使用一年,使用者就要為此支付高達2500聯邦幣的利息,整個聯邦,也很少有純利潤能超過20%工業產品。
“除此之外,他們也會把利息透過分期,掩藏在較低數額的分期款項中。
“比如我曾經瞭解過的,惠爾美醫療財團有一款‘口腔手術服務’,標價10000聯邦幣,使用醫保折扣下來,也要2800聯邦幣,這並不是一筆能輕易支付的費用。
“這時候,惠爾美醫療財團會推薦病人使用他們的信用卡進行分期付款,2800聯邦幣,每月156聯邦幣,分24期,看起來似乎每期支付的數額很低,
“但是兩年裡,病人一共要支付給惠爾美醫療財團3700多聯邦幣,足足要多支付1300聯邦幣的利息,總利率高達46%。
“而且因為是分期付款,每月都要還部分的本金,實際上的年利率恐怕會更高,財團透過這些手段,獲得了遠超過他們本身提供的產品的成本收益,然後把這些收益又拿去重複到下一個銷售或者金融遊戲中。”
“實際年利率應該是29.6%左右,”
克里斯托斯平靜的看著德桑克,“如果按照你的說法,財團的產品應該賣的很好,利潤應該節節攀高,但是實際上,近十年以來,除了最頂尖的超級財團以外,聯邦各大財團的利潤和營收資料都在下降,大量的工廠關閉,大量的僱員被解僱,財團的發展形式似乎並不怎麼好,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因為他們太貪婪了,”
德桑克嘆了一口氣,“在普蘭特的工業區,工廠僱員只能拿到每週300聯邦幣左右的週薪,但是他們卻要花費超過110聯邦幣支付財團擁有的合租公寓的房租,償還接近200聯邦幣的信用卡債務或者其他消費貸款。
“然後他們只能用償還信用卡恢復出來的額度,去購買新的生活用品,購買那些他們生產出來,卻不敢消費的產品。
“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去購買財團賺取高額利潤的產品,然後還要負擔財團貸款的高額利息,在這樣的程度下,沒有誰會有剩餘的財富再去消費,市場上的東西也就賣不出去。
“財團產品的利潤率再高,賣不出去,營收自然起不來,沒有營收也就沒有利潤。”
“聽起來不錯的分析,”
克里斯托斯注視著德桑克的臉頰,他一直平淡如水的面頰終於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可以和我講一講,伱對於維特蘭現狀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