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皇就是再不爽,也不得不選擇了委曲求全,道:“准奏,命刑部徹查此事,不管涉及到了誰,都要嚴懲不貸。”
“聖皇萬歲。”眾人山呼萬歲。
聖皇坐在寶座上,看著下面山呼萬歲的眾人,心裡卻覺得自己坐著的不是龍椅而是隨時會爆發的火焰山。如果這事抖摟出來,那就是天大的麻煩呀,不行,得改進把首尾料理好。
心裡打定了主意,聖皇對一些知情的人比如蘇雲奇已經動了殺機。
為了防止整件事情的真相洩露,當天晚上聖皇就隨便找了個由頭,將熟知內情的蘇雲奇賜死。再加上無相老人已經被殺,整件事情基本上就沒有了活口。
聖皇其實也拿不準宋立和海倫女王到底是否知情,不過沒有了蘇雲奇和無相老人這兩個人證在,就算他倆將來反口,那也是沒有用的。
聖皇並不擔心會對自己再造成多麼大的影響,畢竟無憑無據只是空口白話的胡說,自己完全可以給他們扣上個欺君罔上的罪名。
儘管沒有了首尾,聖皇不必再擔心會有火燒到自己的身上,但是他卻並沒有因此而輕鬆下來,因為眼前還有一個更大的麻煩,那就是他必須得做出一些姿態來,甚至要殺幾個人以平息宋星海和宋立父子的怒火,安撫海倫女王,捎帶著也讓人人自危的百官安心。
聖皇很清楚整件事情的幕後主使就是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拜火教徒,當然這件事情背後也不會有什麼陰謀。
要是非說有的話,那也是他想要藉助無相老人之手除掉宋立這個心腹大患。
但是這樣的事實顯然不能公諸於眾,因此聖皇就不得不找個替罪羊出來幫自己背黑鍋。
換成是別的事情,替罪羊還是很好找的,只要他願意,就算是一品大員也可以隨時成為替罪羊。但問題是現在的情況不比尋常,遇襲的也不是普通人,一個是帝國的明王,一個則是蘭比斯王國的女王,這樣的情況下,要是沒有個分量足一些的人出來頂罪,那是絕對難以讓百官信服的。
思來想去,聖皇最終把目光瞄到了戰龍的身上。
現在的戰龍已經不是以前的靖南王,自從來到帝都之後,在聖皇眼中他就是個隨意拿捏的軟柿子。
儘管如此,聖皇對戰龍的顧忌卻是並沒有消散,只要戰龍不死,那麼他的心裡就難以安生。畢竟戰龍現在雖在帝都之中,可是他在南方三郡的影響力還在,同時他手裡的那五十萬雄兵也不是鬧著玩的。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就算是聖皇自信完全可以控制得住戰龍,讓他不敢起一丁點的謀逆之心,但是一想到這樣的一個人就在自己身邊,照樣也會覺得睡覺都不怎麼安穩。
有了這樣一個機會,聖皇正好趁機將其除掉。就連原因聖皇都已經幫其想好了,那就是戰龍之子死於宋立之手,對此戰龍一直是懷恨在心,曾經派出手下得力之人前往襲殺宋立卻未果,但是依舊不肯死心,於是才做出了這種勾結拜火教徒,意圖謀害宋立和海倫女王的喪心病狂之舉。
為了保車,只能是丟棄個卒了。聖皇暗歎了一聲,儘管已經有了決定,但是一想到戰龍就要這麼被放棄掉,心裡多少還有點不捨得了。
當然,聖皇心裡不捨並非是他對戰龍還有什麼君臣之情,天子無情,聖皇也是如此。
他之所以覺得可惜,只是因為戰龍原本是他用來對抗宋立的一個棋子,可是現在,卻不得不為了平息海倫女王遇襲,宋立受傷這件事情,將其舍掉,其中的得失聖皇算來算去,怎麼也算不出來自己是賺了還是虧了。
聖皇這便有了決議,受命調查海倫女王遇襲一案的刑部馬上就快速的行動了起來。
以往刑部辦事,不能說是拖拖拉拉吧,但是也跟雷厲風行沾不上多少邊,但是這一回卻是出奇的快。
幾乎是大朝會後的第三天,刑部就已經有了結論,那就是此案幕後的確是另有主謀,乃是靖南王戰龍對宋立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正巧有拜火教徒意圖行刺海倫女王,於是他就自以為看到了機會,與其勾結在了一起,最後做下了此等喪心病狂之事。
除了結果之後,刑部還出局了各種各樣的人證物證供詞等等,其中甚至還有靖南王府中的人的口供,總而言之一句話說,鐵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