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336(;
大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煉丹大師,最年輕的金丹期強者,春秋鼎盛,前途無量!不僅個人實力超強,他還具備成為上位者的一切素質,智慧超群,有謀略,有手段,兼且具備吸引人依附的人格魅力,更是帝都的民心所向!最關鍵的,他出身皇族,如果他站出來和聖皇爭位,最多算是家族內部的繼承問題,和普遍意義上的謀反有很大區別。
最起碼,民間對這種事情不會反感。反正都是宋家人坐江山,誰來坐,對於百姓來說區別不大,不是嗎?
這些大臣們個個都正當壯年,正是對事業躊躇滿志,充滿野心的年紀。想一想終其一生要離開權力中心,窩窩囊囊地過日子,沒有一個人是甘心的。與其這樣,倒還不如拼一次!人生難得幾回搏,今天不搏待何時?
“我願意追隨明王殿下,風裡來雨裡去,赴湯蹈火,絕不皺一絲眉頭!”龐尚書第一個站出來表態,龐家和宋家關係最近,早就被聖皇視作榮親王的嫡系勢力,龐家和榮親王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所以龐尚書是最不需要過多思考這個問題的。
“我也願意!”第二個站出來的是蔣太傅。他和龐尚書是兒女親家,自然是站在一個戰壕裡。
“算我一個!”“還有我!”“這種事情,怎能少了我?”“既然他不仁,就別怪我們不義!”
有龐尚書和蔣太傅帶頭,大臣們紛紛表態,願意跟隨宋立一起,和聖皇搏上一搏。其中沒有一個要求退出的。
“很好,既然大家願意並肩作戰,從此之後,我們就是一條船上的人。”宋立微笑道:“俗語說一人計短,眾人計長,諸位可以暢所欲言,有什麼建設性的建議,都可以拿出來討論。這將是我們以後主要的工作方式。遇到內部難以決斷的事,採取每個人參與投票的形式,少數服從多數。”
宋立知道,只有讓每一個人有主人翁的責任感,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其潛力。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他們具備決策權。
應該說,這一招很有效,大臣們生在這個等級森嚴的時代,“民主”這個詞兒對他們來說壓根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然而決定跟隨宋立開闢新事業的第一天,他們就收穫了一個驚喜。擁有建議權,投票權,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都具備了決策的權利,而不再是一個執行者。這可真是個開天闢地的創舉,生平第一次,他們感受到了成為自我主人的喜悅。
連宋星海都暗自點頭,也不知道兒子腦瓜中哪裡來這些精妙絕倫的主意,隨時都會帶給人驚喜。
有了主人翁的覺悟,“革命小團體”的第一次會議進行地分外熱烈。大臣們討論過後,一致認為聖皇的勢力非常強大,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
宋立清了清嗓子,微笑道:“我提議,不妨採取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各位以為如何?在帝都,聖皇掌握最精銳的城衛軍,近衛軍,以及皇城禁衛軍,這裡被他經營地鐵板一塊。然而他對地方上的控制力度,就遠遠比不上帝都了。在座諸位原本都是帝國重臣,故舊門生遍佈。這些老朋友多半都在地方任職,你們完全可以透過這層關係,逐漸向地方上滲透。等我們神不知鬼不覺地掌握了地方各郡的主要權力,將帝都變成一座孤城。到那時候,再從地方發起總攻,硬生生就將聖皇困死在帝都了。”
“妙啊!果然是個絕妙的思路!”一眾大臣全都拍案叫絕!
帝都是聖皇大人的勢力範圍,無論你怎麼經營,都不可能超過他。尤其是軍方勢力,三大中央軍團全都被他牢牢控制在手中,別人根本沒機會染指。然而地方各郡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們完全可以透過自己的關係網進行滲透,天高皇帝遠的,聖皇就是手臂再長,也不可能顧得過來那麼大片地界。他也只能透過得力的手下來一層層控制,這中間就有大把的操作空間。
想到謀反,每個人都習慣性地想如何與聖皇正面抗衡,很少有人像宋立這樣,避其鋒芒,從對手最弱的一環攻擊。這下一眾大臣更加確信,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宋立這個人雖然年輕,但的確具備高屋建瓴的戰略性眼光。他的頭腦裡總有層出不窮的新鮮主意,就像寶藏一樣,怎麼挖都挖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