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高調地來了,足夠地囂張,足夠地霸道,也足夠狠辣!
靖南王開始故意不出門迎接他,就是為了給他一個下馬威。告訴他,你小子來了南州之後太能蹦躂了,給我消停點。
但是,人家宋立根本不吃這一套,當著眾人的面打了那個出言不遜的將軍,還能讓靖南王無話可說。接下來很明顯,靖南王介紹忠親王的使者,還是給宋立顏色看。沒想到人家乾淨利落,以欽差之名將袁方就地正法!
夠狠,夠邪,夠囂張,夠霸道!
宋立絕不是個容易頭腦發昏的人,他看似魯莽的行為,其實蘊含著屬於他特有的智慧。
如果讓一百個人來處理目前的困局,只怕九十九個人都不會選擇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斬殺袁方。這樣做等於將忠親王和靖南王兩方都得罪了,當今世上,能夠同時惹得起靖南王和忠親王的人,只怕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但宋立就偏偏這麼做了,他就是屬於一百人中那唯一的例外。
在一般人看來,當場殺掉袁方,等於同時將忠親王和靖南王推到了對立面。但宋立卻不這麼想。
明王府和忠親王府早已勢成水火,雙方結下的仇恨根本難以化解,多殺一個人,少殺一個人,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忠親王那邊根本無需顧忌,袁方殺就殺了,沒什麼大不了。
關鍵是靖南王這邊。按照常理猜度,如果誰當著主人的面殺了他的座上賓客,就等於是當面打主人的臉。宋立在靖南王府的宴會上斬殺袁方,等於是削他的面子,擱誰誰也沒辦法接受。
但宋立卻能感覺到,靖南王對忠親王也不怎麼待見。如果真拿忠親王當盤菜,他就絕對不會讓袁方和宋立同時赴宴,又當庭點破袁方的身份。依宋立看來,這老小子壓根就沒打算和忠親王結盟。他之所以留下袁方,純粹是為了利用袁方來試探宋立。
當場擊殺袁方,也許會讓靖南王面子上有點難堪,但潛藏的好處卻更多。
首先,斬殺袁方,無疑是徹底斷了忠親王和靖南王結盟的念想。
雖然宋立已經預見到明王府和聖皇之間遲早要決裂,可就目前來說,明王府和聖皇之間依然是同盟關係。忠親王是大家共同的敵人,一旦他和靖南王結盟,勢力必定大增,那個時候無論是聖皇還是明王府,日子都不會太好過。所以破壞靖南王和忠親王結盟,不僅是為了聖皇,同時也是為了明王府自己。
其次,斬殺袁方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向靖南王展示自己的實力!
老子就是一塊滾刀肉,不怕忠親王,也不怕你靖南王,誰敢觸我逆鱗,我就敢跟他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最妙的是,他殺了人,還要站在道德和律法的制高點上,讓人無可指摘!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宋立就是個有文化的流氓,這樣的流氓,連戰龍這樣的大老虎都拿他無可奈何。
你跟他講道理,他就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就和你講律法,你跟他講律法,他就跟你講道理外加耍流氓……遇到這樣的人,你崩潰不?
第三,這也是宋立看得比較遠的一步。
既然忠親王和靖南王結盟不成,那麼將來明王府和靖南王是不是有結盟的可能性呢?宋立認為是有的,在層面,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只是永恆的利益。一旦雙方利益訴求一致,很有可能就會結成短暫的同盟。
比如說,將來明王府和聖皇決裂,而靖南王也和聖皇有矛盾,雙方就有了共同的利益訴求。結成同盟對抗聖皇,又有何不可呢?宋立用這種果斷狠辣的手段,就是想告訴靖南王一個訊息:和我做敵人,我會讓你每個夜晚都在噩夢中醒來!
即便雙方沒有結盟的可能性,宋立也要讓靖南王意識到,做不成朋友,也最好別和我做敵人。
最後,也是最直接的目的。斬殺袁方,既成全了他欽差的威名,又狠狠地捅了忠親王一刀子,如此一箭雙鵰之事,何樂而不為?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
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