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羅世信二將稟拳領命,轉身準備離去。
楚帝突然開口,“兩位將軍稍等!”
說著,楚帝側目看向劉邦,“吾楚大軍想要兵入大漢,怕是還要有勞漢帝與兩位將軍同去。”
劉邦點了點頭,“就此別過,今日楚帝助我驅走強敵,保我大漢不滅,此情劉邦銘記於心。”
話音落。
劉邦躬身一揖,與典韋,羅世信二將一起離開御書房。
少時。
諸葛亮輕擺手中羽扇,緩緩開口,“陛下,此番助漢帝退敵,吾楚大軍橫穿大漢之地,可是攻佔大漢千載難逢的機會。”
劉伯溫點了點頭,出言附和道。
姜尚和張良並未開口,顯然對兩人之言不贊同。
見狀。
楚帝側目看向姜尚,張良。
“子房,子牙以你二人之意,趁機佔領大漢之地,可行否!”
姜尚看了眼諸葛亮,“陛下,請神容易送神難,孔明之意可讓吾楚以最快速度,攻佔大漢和大汗之地。”
“但此舉子牙覺得不妥,眼下戰爭大陸格局已然明瞭,吾楚之強何人能夠撼動,陛下有何必去做落人詬病之事。”
“五大元帥橫穿大漢,揮軍擊敗鐵木真之後,大汗帝國之地盡歸吾楚,屆時的格局是什麼樣子。”
“吾楚版圖之大,將大漢兩面夾擊,漢帝如果是聰明人,他自會向陛下臣服。”
“如此陛下聖君之名,將會傳遍天下,百姓會更加擁戴陛下,漢帝亦會對陛下忠心耿耿。”
姜尚之言落下。
諸葛亮,劉伯溫,張良三人紛紛頷首,顯然相比之下,此法更加妥當。
於楚國而言,更加有力。
楚帝點了點頭,十分滿意,姜尚的深謀遠慮,穩中求勝,可以彰顯一個帝國的胸懷。
時下。
楚國走到這一步,攻佔多少疆域已經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能夠穩定民心。
民心所向,才能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