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封禪大典,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前往泰山之巔,祭奠天帝,獲天地氣運,保我大楚天下太平。”
房玄齡拂袖躬身施禮,雄渾之聲響起,楚帝環顧四周,下令將執兵戈侍衛全部退於十裡外鎮守,以免兵戈利刃戾氣衝撞天帝。
楚帝雖然不相信,但是他還是依照舊制,更加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封禪大典。
祭奠天帝,受命於天,可保楚國萬世基業,自古以來伏羲,神農,炎帝,始皇帝都曾前來泰山封禪,彰顯帝國天威之外,同時也是昭告天下,乃是正統之皇,可一匡天下。
“玄齡,伯牙,孔明,子房,懷英,你等五人代表文臣,岳飛,李靖,冉閔,衛青,薛仁貴五人代表武將,一起隨朕從南山古道上山,行封禪禮,同時刻石歌功頌德。”
“其他眾卿前往北山去行禪禮,朕將親臨封賞百官,同時昭告天下,吾楚之地大赦。”
言訖。
楚帝攜皇后,同十位臣子,從泰山南測古道開始登山,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石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四周風光無限,攝人心魄。
天下帝王皆知,泰山封禪可受命於天,彰顯皇權天威,但卻不知前往泰山封禪,可提高帝國氣運,達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然而。
楚帝前來泰山之巔,舉行封禪大典,他還有著自己的打算,楚國相繼擊敗扶桑,北魏,蒙古三國,有得到江都,東吳兩國的臣服,現在亦可同四品帝國爭鋒。
為了確保帝國愈發強盛,他決定在泰山之巔,開啟國運加持卡,徹底將楚國氣運提升巔峰狀態。
楚帝堅信在接下來的百國大戰中,楚國可以在群雄逐鹿的情況下,殺出重圍,他將成為戰爭大陸上,第三位一統天下的帝王。
三個時辰後,楚帝一行已經抵達泰山之巔,工部,禮部,戶部早已將一切準備就緒。
山巔上築土為壇,用來祭天,報天之功,楚帝一行開始沐浴上香,開始祭奠天地。
封禪祭天,採用祭太一神之禮,設壇三層,四周為青,赤,白,黑,黃五帝壇,殺白鹿,豬,白犛牛等作祭品,以三脊草為神籍,五色土益雜封,滿山放置奇獸珍禽,以示祥瑞。
在莊嚴的音樂聲中,楚帝,南宮曦,同十位愛卿跪拜行禮,這次封禪典禮正式開始。
為了紀念這次封禪典禮,楚帝改年號為元皇。
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過,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
波光粼粼,銀光閃爍,黃白相間,一直伸向天地交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