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下令,我等時刻準備著,入草原,滅蒙古!”
諸將義憤填膺,雄渾有力的聲音響起,楚帝抬手示意,再次開口說道。
“白起聽令封你為洛陽侯,帶兵鎮守洛陽城,統領蘇烈,龐德,宇文成都,史萬歲四將。”
“蘇烈,龐德聽令,蘇烈帶兵鎮守函谷關,龐德帶兵前往虎牢關,東南西北由你們四將鎮守,白起坐鎮中央神都洛陽,朕可安心前往蒙古帝國。”
“皇上,末將以為進攻蒙古帝國可交由諸將前往完成,洛陽城乃帝王之州,皇上可考慮遷都洛陽,將吾楚政治中心遷移到洛陽,同時可瞻顧高階帝國動向。”
白起親身施禮,突然開口說道,諸將紛紛起身附和,諸葛亮也覺得白起之言頗有道理。
“皇上,遷都洛陽,乃彰顯吾楚皇權威嚴,同時可穩固帝國政權,未來戰局發展,吾楚必將和高階帝國爭鋒,皇都遠在虎嘯城多有不便,還望吾皇三思。”
眾卿跪地施禮,出言讓楚帝遷都洛陽,楚帝端坐在上首位置,沉思良久。
“結束蒙古大戰,泰山封禪之後,遷都洛陽。”
“白起鎮守洛陽,負責宮闈修繕,泰山封禪後,朕將昭告天下遷都洛陽。”
楚帝心裡早有遷都洛陽的想法,但泰山封禪勢在必行,可提高楚國國運大事,乃國之大事。
同時,不能蕩平蒙古帝國,帝國北境無法保障,讓他一人留在洛陽城內,實在無法放心。
楚帝並不是不相信麾下戰將,以楚國現在大軍的實力,莫說五品蒙古帝國,就算和四品帝國對抗他也毫不擔憂。
只是鐵木真乃一世梟雄,史上獲得無上尊號成吉思汗,楚帝渴望和他一戰,領教下蒙古草原霸主的風采。
“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多言,孔明,向諸將傳達進軍草原的所有事宜。”
“蒙古大軍素來以騎兵聞名於世,擅長奇襲戰術,都是馬背上的勇士。所以此戰四路大軍進入草原,只帶少許乾糧和淡水,以最快的速度抵達蒙古王都。”
“至於糧草和補給全部從蒙古帝國各部搶奪,進入草原所遇敵兵全部斬殺,不需要俘虜來牽制行軍速度。”
“岳飛,薛仁貴帶領所部為第一路大軍,冉閔,馬超,關羽帶領所部為第二路大軍。呂布,石敢當,張飛帶領所部為第三路大軍,李靖,姜松,典韋帶領大軍為第四路大軍,四支軍團全部穿過太和山並駕齊驅,一路向北,直達蒙古王都。”
“李元霸,趙雲,羅世信,李存孝四人同陛下一起,帶領大軍入太和山,越過渾河,直達北寒王府,此戰一舉殲敵,不給蒙古帝國絲毫喘息的機會。”
諸葛亮將詔令頒發,諸將跪地領命,楚帝揮手示意起身下去準備,責令於次日拂曉時分大軍出發。
諸將離開後,楚帝下令諸葛亮同白起一起留在洛陽城,負責政務處理,同時將楚國仁政之策下達,讓洛陽郡所有百姓可以享受。
入夜時分。
龐德帶領離開函谷關,向虎牢關揮軍,白起,諸葛亮帶兵離開返回洛巖城。
一時間。
函谷關內,只剩下四路大軍和東吳帝國三萬精兵,孫策得知楚軍發兵前往草原進攻蒙古帝國,此時帶著太史慈,周泰二將向楚軍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