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我家若蘭聰明,君王之道就是叫人琢磨不透,明白就好不要說出來。”元善道。
“夫君是去還是不去呢。”獨孤若蘭問道。
“……”一大早元善在馬車裡睡著了,直到到達長安城,將東西安置在和平坊商鋪之後,就直奔長安西邊弘文館。
弘文館,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之前還叫修文館,之後才改的名字,這裡就是一幫子學士在這裡修書校正,說白了就是大唐藏書館。
然後召集一些學士開始研究學問,在皇帝需要的時候出來講講,有助於制定策令等等。
而元善的事情呢,目前來看跟這些事情都沒什麼關係,莫名其妙的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大唐教師,老師在唐朝那是交小朋友讀書識字的,頂多就是《孝經》和《論語》,更高階的還有博士之類的名稱。
助教算高規格人群中的講師了。
來到弘文館,元善看到這個房子一長條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來來往往的人也不多,剛來報道見到的就是杜如晦直接幫著將手續給辦了。
“杜大人,真是有心了,小子感激不盡。”元善說了違心的話,心裡可是不那麼想的,被要求當這個助教就是杜如晦提出來的,還有房玄齡,心中不爽又怎麼樣違抗聖旨麼。
“元善,好好教授太子讀書,以後前途無量啊。”杜如晦道。
元善見杜如晦應該是出自真心的,也就不在計較這個事情,但是人生短短數十年本來就經歷過一次漫長又艱苦的學習生涯了,這下難道不是回爐重造了麼。
杜如晦走的時候還一副我看看好你的關心姿態,真是讓元善受寵若驚。
弘文館人平時人不多,那些大學士們大部分都是兼職,剛瞭解了一下授課的時間等事情後就跟杜如晦分開了,還沒出坊們就見到太子等人的馬車蜂擁而至。
元善轉身不想跟他們說話,此時的他心情兼職不要太糟糕,獨自一個人在弘文館們裡閒逛,他現在是助教根本沒人管他,走著走著就見到一間房子裡有個看上去六十幾歲的老頭正在趴在桌子上專注的在寫著什麼東西。
感到這個老頭不簡單,讓人看了都是一種沉靜的感覺,就像是與他手上拿的筆,寫的字都融合在了一起,那種境界很是吸引元善,就想看到一尊靜止的雕像一般。
“這老頭寫的一手好字,是我來到唐朝後看到過寫字最好的一位。”元善心道,他都不敢去打擾對方就這麼一直默默的看著。
直到一片書稿寫完,元善還沉溺在那種狀態當中,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投入”,元善還沒有說什麼,就聽老頭先開口道:“你是何人,為何來此。”
“小子新任弘文館助教元善,是來陪太子殿下讀書的。”元善隨意的說道。
“陪太子讀書,嗯這個說法很好,謙和有禮不倨傲,你是分講什麼經的。”老頭問道。
元善一聽剛才好像杜如晦好像還真的說過要給太子將經文,什麼什麼春秋左傳,易經什麼的,其實他的記憶中也是一個讀書人,對於四書五經還是熟悉的,但是現在的元善思路完全跟不上,什麼四書五經都忘到姥姥家去了。
“不瞞老人家,我這是被突然調來的,四書五經我不講,我只講十萬個為什麼。”元善有些扭捏的道。
“十萬個為什麼,這是什麼經?”老者問道。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援,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