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親政了,以他為盟主的皇族、一太監為集體的宦官集團、文人是大夫為主計程車族集團以及皇親國戚等的外戚集團互相傾軋、互相鬥爭,可謂精彩紛呈。其實翻開歷史書,也許很多人物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就概括了他的一生,這也許就是歷史讓很多人感覺枯燥的原因吧,但是,歷史是豐滿的,也是殘酷的,因為它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每一個能讓史學家記載的人都是精英,這也是歷史給了人無限的想象力和引人入勝的主要原因。
好了,不說廢話了。
上回說到太監和知識分子內鬥的事情,也就是漢朝江湖裡,名門正派合而為一對付以葵花寶典為鎮教之寶的宦官集團,暫未分勝負……
快過年了,漢朝江湖盟主劉志有一天閒來無事,在上林苑遊玩,和侍中爰延聊起了家常。這爰延是什麼人,說起來,爰延就像現在社會里的寒門靴子,清苦好學,當深受楊震的賞識,他能坐上侍中也是楊大人一手提拔的。
“……額,你看朕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劉志問道。
答:“陛下,要說起您的這個皇帝的檔次,勉強算箇中等皇帝吧”。
問:“為何朕只能是個中等呢?”
答:“陛下您既用文臣陳藩等人,又讓中常侍和黃門來過問朝政,換句話說,就是有的人可以輔佐您做好事,有的人卻引導您做壞事,所以您只能算箇中等的!”
“啊!朕知道該怎麼做了”,盟主劉志決定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做個好皇帝,他想,透過自己不斷地提高和努力,就一定能成為上等的皇帝。
怎麼樣做個上等的皇帝呢?爰延說人事安排上有問題,那好,我先封他爰延為五官中郎將,後面再酌情提拔,讓他看看朕還是慧眼識珠的!
正當劉志努力做個好皇帝的時候,太史來報:有“客星經帝座”的天象出現!我們都知道漢朝有掌管天文的史官,《史記》作者司馬遷和他的老爸都掌管過這一職位,古人認為天象和天下大事密不可分,天象有異,則要麼是祥瑞之徵兆,比如“五行出東方,利中國”;要麼是災禍的預兆,秦始皇死的前一年,便發生了“熒惑守心”的事件;但凡有異象出現,掌管天文的史官要像皇帝報告,就像現在的天氣預報,根據天氣做好應對的準備。
盟主便詢問爰延出現此種天象乃是為何?爰延說:“陛下,您只要遠離那些進讒言而且拍馬屁的人,多多和賢良的忠臣親近親近,則這種天象便不再出現了!”,可惜盟主嘴裡答應了,但是這得罪人的差事自己怎麼能去做呢,不就說幾個太監管得寬嗎,太監終歸是太監,沒有生育能力沒有後代,能有什麼隱患,況且他們還幫過朕的忙呢,怎麼能隨隨便便就不理人家呢。於是乎,盟主做了一回老好人,這邊對爰延重用有加,那邊對太監也是親熱異常。
爰延看到盟主的這種做法,仰天長嘆了一聲“哎!”,便從此稱病不朝,最後被免職遣返原籍了。
再說那位第一章曾經講到的和梁冀作對計程車族首領李固的吧,李固在與梁冀的鬥爭中落敗,當時被免職了,隨著一系列的鬥爭導致李固擁立的劉蒜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和政治前途,梁冀便趁熱打鐵,找了個藉口誣陷李固讓他蹲了監獄,後來李固的學生和門徒以及朋友上街遊行施壓,讓太后下旨又放了李固,可是在自己朋友、學生和喜歡他的人的努力下撿回了一條命的李固最終還是因為這些人太擁戴他,讓他的影響力“太大”而導致了那位梁先生的嫉恨,最終李固還是沒有逃脫梁冀的魔爪,被下獄處死。
但是收拾了梁冀的漢桓帝平時沒事兒的時候,老愛回味這些往事,他想起了梁冀,便很自然的想到了李固,“如果李固還活著,那麼他應該還在我的身邊,如今他死了,那麼的他的家屬還在嗎?當年梁冀可以說是壞事做絕,讓很多人苦不堪言,無故冤枉了很多人,如今朕是不是還能夠補救於萬一?我要做個好皇帝,我一定努力”,這個逐漸從當年的有獨立意識的皇帝現在才真正意識到天下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做點什麼,才能讓天下好過一點,於是,延熹3年(160)1月1日,漢桓帝劉志下詔:大赦天下。又下詔訪求李固的後嗣。
13年前,當李固被罷免時,他就意識到了災禍,於是就讓三個兒子李基、李茲、李燮都回了老家,遠離了這個是非的漩渦。
李固的女兒李文姬與兩個兄長密商之後,將年僅13歲的小弟李燮給秘密藏了起來,對外則稱李燮回家之後,又轉回京師去照顧老父親去了。第二年,李固冤死獄中後,李基、李茲兄弟也被抓捕,也都被害死,李文姬拜託了其父李固的門生王成,將李燮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