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瓦隆,新人結婚前一晚往往會有一個單身派對。
通常是新郎新娘召集各自的好友,聚在一起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很顯然艾華斯與伊莎貝爾不可能做這種事……倒不是要考慮影響,而是因為他們著實沒有那麼多朋友。
艾華斯還好,硬要找的話倒也能找到不少。但伊莎貝爾確實不認識多少同齡人。
她在喜歡上艾華斯之後不久,便已經成為了阿瓦隆的女王。高高在上,審時度勢,肩負重任。
在知道自己如何成為一位無憂無慮的女孩之前,她就已經跳過了這個階段。因此艾華斯也就選擇陪伊莎貝爾度過了這一晚——與兩人為數不多的家人們在一起,吃了一頓溫馨而難忘的家宴。
而從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婚禮就已經開始了。
兩位新人從銀與錫之殿登上了敞篷的馬車。
獅鷲大臣親自拉著車,緩步行走於街頭。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也應該稱其為獅鷲車。
巨大的獅鷲羽毛純白如雪,在清晨的光芒之下像是披了一層燦金色的微光之帷幕。藍寶石般的雙眼散發著威嚴的輝光。
它的背上披著一條豪華的刺繡毯子——那是由伊莎貝爾親自繡的。
按照阿瓦隆自立國之初的傳統,每一個結婚的王室成員都需要自己設計一條坐毯的圖案,將其披在拉著婚車的獅鷲上。
最初的一套毯子就是王妃格尼薇兒親手所做的,也就是如今阿瓦隆的國徽——銀色的三角內有一個眼睛圖案的祖母綠寶石。
而之後這條毯子會作為一種類似“周邊”的產物,用同材質內最為低廉的價格賣到全國。並且同樣的圖案,也允許各大商販複製到自己製作的碗盆壺磚之上,作為一種對王室成員的忠誠與支援。直到這位王室成員去世,剩餘沒有售出的周邊便必須銷燬且不允許再繼續售賣。
製作這種周邊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表現對王室的支援。通常來說,每個家庭使用哪種周邊更多,就代表他們更傾向於哪一位王室成員。
一位飽受敬仰的國王或是女王的特點之一,就是他們死去之後,屬於他們的周邊還能使用多久、會不會有人儲存、在未來會不會有人高價收購或是拍賣。
而伊莎貝爾不光是參與了設計,甚至連這張毯子本身都是她親手製作的。這對一位全才來說輕而易舉——只需要一天時間她就完全習得了這項技能。
在內襯紅色絨布的馬車內,艾華斯與伊莎貝爾靠坐其中,向著周圍來觀禮的市民們揮手或是點頭致意。
艾華斯選擇的服飾,是他最好的衣服——他成為樞機主教的樞機之證。
胸前奇異的菱形裂口外面被金色的荊棘圖案裝飾,而在裂口的正中心原本應是被罪棘擁簇著的一顆巨大的祖母綠寶石,它內部有著一層一層向內塌陷的裂紋,越是靠內也就越是顯得昏暗,就像是虹膜與瞳孔一樣。
但艾華斯擔心在擁抱時罪棘會刺傷伊莎貝爾,因此特地使用司罪獸的權柄將罪棘消去。
事實上,樞機之證上的罪棘本來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這罪棘正是讓樞機主教為了不刺痛他人而遠離他人。
因為其中擁簇著的寶石,本質上是柱神力量的寄存。那自然是神聖而不能讓凡人觸碰……而樞機主教本身,也不能對人太過親近。
就如同教會的主教不能隨心所欲的對人治療一樣——對個別人另眼相看的愛,就意味著缺乏了對更多人奉獻的可能。那正是因為缺乏對“差異”的包容。
所以到了主教之後,哪怕教會並不要求禁慾、但結婚的機率也會減少很多。
而艾華斯身上的黑袍衣襬與袖口處,還有著鱗與羽的暗金色裝飾紋路。他肩上披著一條長長的燦金色祭披,上面繡上了黑色的罪棘圖案。
毫無疑問,那正是輝煌而神聖的著裝,一種禁慾風的著裝。除卻胸口鑲嵌的巨大寶石之外,遮擋住了全身。甚至就連脖頸都被祭披所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