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半夜開始,艾華斯一直折騰到了天亮。
這次因鼓盪的超越氛圍,而臨時決定晉升的人相當多。
許多人都沒有做好準備,就急匆匆選擇了晉升。許多人因此而受創,艾華斯的治療能力也在這時發揮出了作用。
不過也正因如此,這些人硬是“墊”上去了相當一批人!
從凌晨兩點開始,督察院就開始調查阿瓦隆境內有多少新晉第四能級、第五能級完成晉升——阿瓦隆將第四能級高薪供養起來,就是為了保證未來的第五能級只會從他們中誕生。
——如今這種未雨綢繆的規劃,也終於到了它能發揮作用的時候。
首先是莉莉與尤利婭——她們不出意外的都順利完成了晉升。她們從牧養法中得到的力量,在她們的能級中本就是壓倒性的強大……更不用說這次晉升儀式中混進來了許多準備不足的弱者。即使只有一半力量的夜魔與悖焰之蝶,對這些第四能級、第三能級的超凡者來說,也都屬於降維打擊。
和艾華斯預料的一樣,尤利婭早就因為她的發明而得到了砂時計的注視。她參加晉升儀式時,砂時計就在關注她。在完成晉升後,她也順勢轉職成了開拓者。
——那時她才從砂時計口中得知,早在她將差分機完整製作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滿足了成為開拓者的條件。
而她也得知了一個有些悲傷的訊息……
巴貝奇並沒能成為砂時計的使徒。
換言之,巴貝奇的靈魂已經被粉碎了。
砂時計確實賞識他的天賦,但他更在乎公平。巴貝奇雖然有著卓絕的天賦,但他缺乏均衡學識、也沒有得到真正的成果,身為超凡者的等級也不夠高。也就是說,他還沒有得到——或者說沒來得及得到源河的認可。
巴貝奇的天賦並沒能完成兌現,就已然英年早逝。
按照砂時計選擇使徒的規則,這種只是有天賦卻沒有成果的靈魂,是無法成為他的使徒的。
這世界上的天才太多了,有天賦的人更多。若只是選擇有天賦者,那就等同於選擇智者——而均衡之道並非是智慧之道,因此砂時計的判定更傾向於“結果”。
畢竟祂是半為學者半為商人的柱神。有著商人一面的砂時計,更在乎那些比較現實的東西。
按照砂時計對尤利婭的說法,一個一百分的天才給出了猜想、一個九十分的天才畫了圖紙並做了樣品、一個八十分的有才能者按照圖紙將它完整的做了出來、一個七十分的普通人完成了推廣與商業化……在祂這裡,第三個人的功績等同於第四個人並大於第二個人,第二個人則遠大於第一個人。
砂時計是不接受“天才冠名式佔坑”的。
哪怕第四個人實際上並不懂學術……但或許這發明的誕生就來自於他的贊助、來自他對團隊的管理協調;它能得到推廣與認可,也是因為這第四個人的社會關係與政治地位劈開了荊棘——那麼砂時計認為這個人對這個發明也是同樣重要的。
砂時計是隻看結果的神。這裡只有現實,沒有夢想。
想要糊弄砂時計是不可能的——這一項發明不可能誕生出四個使徒,因此雖然砂時計更重視第三、第四個,但按照時間順序,或許第一個、第二個人會先死。
誰先死,誰在這裡開始走流程。假如他們按順序死,砂時計會先排除掉第一個人,然後看第二個人是否夠資格成為使徒,第二個不夠那就順次落到第三個來。只要因為這個發明而誕生了一個使徒,後續的所有最佳化、推廣就都不會再誕生出新使徒。
身為開拓者的尤利婭,已經成為了砂時計的地上使徒。
她得到了砂時計的鼓勵——也可以說是嚴格的督促。
——如今拿到巴貝奇手稿的尤利婭,就要負責將巴貝奇先生的猜想、構思、圖紙落實。否則就等於看著這些知識落入了虛空。而若是有其他人先一步完成了發明,那砂時計也會毫不留情的將功績算到做出來的那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