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部大臣這種權力說高也高、說低也低的職位,在女王去世前不久突然任命、顯然是想要起到一個穩固政權的作用。
簡單來說,就是為了防止新王太任性,因此選了才能出眾的艾華斯進行制衡與幫扶。
按照安德烈從星銻那邊學習到的政治理論來說,伊莎貝爾作為新王、她一定會主動從代表索菲亞女王親信的艾華斯手中爭奪話語權。
哪怕實際上艾華斯是在幫助她,她也必須打壓艾華斯,否則她的話語權會明顯比得到兩位女王認可的艾華斯更低。
而作為一名君主,這是不可接受的事。
在繼位之初,便多了一位自己控制不了的權臣——尤其是這位權臣還足夠年輕。
這是非常危險的訊號。一個控制不住,就有可能導致艾華斯的權勢滾雪球一樣膨脹,甚至最終有可能導致整個政權都被竊奪。
到了最後,恐怕連自己也要折在裡面。
但是伊莎貝爾女王卻並沒有與艾華斯保持距離、更沒有打壓對方。
甚至與之相反。
她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親暱態度,在合照中只放了艾華斯一人。
——這種態度一定具有某種政治意義!
新王繼位的這幅畫,一般是要與自己整個親信團隊一同被畫上去的。
索菲亞女王登基時比伊莎貝爾還年輕,但她的畫中足有六人——其中就包括後來的大仲裁者梅格,也包括當時的大守護者。而這個團隊後來也成為了索菲亞女王推行各種改革政策的得力助手。
但是隻有一人的話……這態度就很明確了。
除了艾華斯,我誰都信不過。
換言之。
就是要清除索菲亞女王時期的大臣們!
“……但為什麼,伊莎貝爾女王就不怕艾華斯背叛她呢?”
安德烈呢喃著,陷入思考。
除非……
“不管部大臣”根本就不是索菲亞女王的授權、而來自於公主時期伊莎貝爾的決定!
從克勞利小姐的自述來看,她認識艾華斯是在三年之前,這肯定比伊莎貝爾更早……而那時的艾華斯僅僅只是家中次子。
雖然立國者家族之子的身份也已經很高了……但根據安德烈蒐集到的重要情報,莫里亞蒂家族是一個純粹養子組成的家族。一代人中只有一個繼承者,而剩下的人都會被奪走莫里亞蒂的姓氏。也正因如此,這麼多年傳承下來,才沒有旁系爭奪家產。
那麼只要艾華斯沒有繼承莫里亞蒂家族,他就只會是沒有姓氏的“艾華斯”。
阿萊斯特·克勞利小姐完全可以將他帶回到星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