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荒公國投入大量兵力後,大奇公國的東北區域更加熱鬧,幾乎到處都是戰亂,不管是什麼險地、凶地,只要是有人住的地方,哪裡就會有戰爭。原本許多隱世的勢力與平民都無端地攪入到戰火之中,飽受著戰火的摧殘。
隨著東境區域的戰事增多,以及南部反抗勢力不斷強大,大奇公國漸漸有種首尾不顧的趨勢。而在過去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大奇公國已經為各地戰事投入百分之八十的兵力。相較另外四大公國而言,大奇公國目前已有著難以估量的損失。
儘管如此,大奇公國依舊沒有挽回局面的趨勢,在形勢不斷下滑後,周圍越來越多的小國加入反抗,早晚有一天整個公國將陷入完全不利的局面。在這種形勢下,皇權所承受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事實上,大奇公國內部那些諸侯叛亂與皇權的不穩定有著很大關係,一直以來的皇位爭奪,不僅促使皇權對皇室宗親的誘惑更大,導致宮廷之中內鬥不斷,還造成整個公國的局勢紊亂。
現在隨著形勢加劇,皇室宗親沒有凝聚一起,反而在皇權的爭鬥方面愈演愈烈,更是導致形勢加劇。相較於夜國而言,如今的大奇公國內憂外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四面楚歌。如果皇權問題始終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可能做為北域七大公國之一的大奇公國將會率先毀滅。
拋開大奇公國的情況不提,在北域東部,青元大國像高山一樣聳立,巨大無比且固不可摧。在戰亂始初,青元大國第一時間向諸邊各國派出使節,利用各種政治手段,不斷地達成擴增領土的目的,從而讓青元大國的版圖不斷擴充套件。
極少想要反抗青元大國的小國家,不是一個個都有像趙武那樣的統帥,在青元大國征伐下一一歸降,一直到現在,青元大國吞併臨近小國的速度都非常之快。現在除了周邊幾個面積大一點公國以及夜國是難啃的骨頭外,其他小國不論遠近基本都已成為青元大國的爪牙。
現在北域東北部絕大多數公國都已經被青元大國納入領土範圍,當然單單是形式上的臣服還不能保證那些國家會盡力為青元大國效令,再加上青元大國南部邊境,那些小國聯合行為的影響,青元大國擴張勢頭已有所減弱。
目前為了使還在反抗的那些國家不策反已經降服的國家,青元大國不斷調遣那些小國的軍隊為他們東征西伐,去打那些難啃的骨頭,不限時間,青元大國似乎只圖那些歸降的國家不斷為他們效命。
在利用那些歸降國家的同時,本國的軍隊一直都在加緊訓練,但從未參加過戰爭,青元大國此舉的高明之處在於不管那些小國能起到多少作用,戰爭都會削弱參戰方的實力。如同現在的翼國般,翼國雖然輸了,但對於青元大國卻未必如此。
在青元大國看來,失去軍隊的翼國如同是對其他國家一種現成的物質獎勵,在夜國沒有能力佔領的情況下,青元大國可以採取預設的方式將翼國的領土做為獎勵,分給那些即將為青元大國征討夜軍的國家,可謂是一舉多得。
當然這種隱含的政治意圖,青元大國不會表現的太過明顯,為了不寒人心,起初只是打著幌子派別國的軍隊到翼國入駐,以保衛翼國的說法佔據翼國的一些領地。如此一來翼國的君主在失去軍隊的情況下無話可說,或者是沒話敢說。時間一長,翼國那些被佔領的領土最終歸屬可以想象。總而言之,青元大國擴增領土的方式一直在手段上,而不像羅天大國表現在武力上。
做為五大國中軍事力量最為強悍的公國,羅天大國一直奉行著能打便不多言的原則,可以說在整個北域的名氣都極其強大。
羅天大國位於北域西北方位,地廣人多,在其後面是一些即便聯合起來都沒有力量抵抗羅天大國的一眾小國,再後面便是北荒山脈。多年以來,羅天大國之所以沒去吞併那些小國,不單是因為那些小國地廣人稀甚是貧瘠,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羅天大國完全把那些小國當做是一道屏障,用於抵禦來自北荒山脈的獸患問題。
在北荒山脈邊上的那些小國,獸患問題於他們而言如同家常便飯,他們常年疲於應付獸患問題,但正因為有那些小國在,多年以來,羅天大國根本沒有獸患方面的問題。
(補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