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兩邊的將軍接到命令,再次從他們身後計程車兵裡抽調幾支隊伍去支援城上夜軍。從開始到現在,一共到城上的只有兩萬夜軍。除卻四萬騎兵外,下面步兵與弓箭手總數約七萬人,他們可以隨時加入城上的戰鬥。
自翼軍攻城開始到現在,算上死在弓箭下的人,翼軍已經有三萬多人參戰,還有二十多軍士在等著加入戰鬥。如果不拿下城牆或是攻破城門,翼軍的出戰人數始終都會被限制。
“元帥,我軍還要多長時間才能拿下城關?”
“要看夜軍的抵抗有多頑強。”翼軍這邊,阮啟靈與眾多翼軍將領都在等著夜軍拿下城關。
“元帥,末將有一事始終不明。”
“鐵將軍,你說。”
“無風城的城牆很長,雖只有這一東門入城,但長長的城牆都可以做為我軍攻城的地方,為何我軍只選城關一處?”
“鐵將軍的問題,末將同樣不太明白,還請元帥不吝惜賜教!”
“兩位將軍的問題本將之前考慮過,從城關處兩邊延伸的城牆,確有很長一段距離都可做為攻城地點,但那些地方都有敵軍巡視。若是我軍兵分幾路同時攻城,敵軍會第一時間知曉。做為守城一方,敵軍兵力縱然比我軍少些,但還是有足夠的兵力守住各處。”
“若是從再遠一點的地方進攻,無風城把城防修在山上,山上敵軍倒是沒有佈防,但是同樣我軍無法從那些地方進攻。”
“元帥的意思是我軍並不適合兵分幾路同時攻城?”
“不,確切的說是分開攻城,不如主攻一處。”
“還請元帥賜教?”
“只要我軍拿下城關,摧毀敵軍士氣,到時候敵軍無路可退,我軍可一舉殲滅敵軍。”
“若是分開,一來不利於統一指揮,除非能處處擊敗夜軍,否則我軍一定有巨大傷亡。二來,本帥決定主攻一處,可以集中我軍兵力提升軍隊士氣,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城關,從而減小兵力損失。”
“元帥英明。”
……
在阮啟靈簡單解釋主攻城關的原因後,那些將軍再無半點疑慮,一個個都稱讚起阮啟靈英明。事實上,阮啟靈不願分兵還有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盾牌兵。
翼軍的盾牌兵無法急行軍,如果分兵那盾牌兵只能進攻城關一處,其他地方都只有派步兵和弓箭手,但是依靠這兩個兵種要攻下其他地方很難,城關處盾牌兵和騎兵還起不到作用可以攻城的人又很少,分兵只會削減翼軍的優勢。與其如此,還不如主攻一處。
主攻一處可以將翼軍的兵力優勢最大化的發揮出來,阮啟靈不想做多餘的事。眼下若不是那些將軍問,阮啟靈不會主動給眾將解釋。
根據傳令官彙報的訊息,翼軍此刻已經快要奪下城牆,正在將夜軍向長坡驅趕。看著源源不斷從雲梯上去的翼軍,阮啟靈想到只要完全拿下城牆,這場戰爭的勝利只會屬於他們。
與此同時,大賬中趙旭與阮啟靈有同樣的想法,絕不能丟掉城關,否則這場戰鬥就沒有再打下去的意義,所以不管需要多少人上去支援,夜軍都要把翼軍打退,將翼軍趕下城牆。
守住城上要緊,城下的城門同樣不容閃失,翼軍的攻城隊早已將城門撞個粉碎,此時翼軍正忙著用勾爪勾住堵著城門的東西往外面拉,有兇獸幫助效率很高。不用多長時間,城下堆著的東西都會被清空。等城門打通,翼軍自然可以順利地打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