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雷國是想讓其本身與谷國的對戰有所進展,這對夜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趙武已經打算派一支軍隊過去助戰,當然帶兵的不會是趙武本人。
從長遠來看,幫助雷國結束與谷國之間的戰爭,有利於今後夜國與雷國會軍。既然是盟國趙武還有義務過去援助,所以這方面倒是沒問題。
只不過從雷國傳來的資訊來看,雷國並不急著要求夜國派兵,而且沒有人數方面的請求,所以趙武還想多考慮一段時間,畢竟眼下還沒有完全打下雪國。
另外,趙武派出去前往雪國各個城池的探子還帶回來許多關於匪患和獸患的資訊。戰爭時期雪國都是把軍力都放在戰爭上,沒有人力負責匪患與獸患,所以雪國各地也算是禍患四起。
匪患不是太大問題,只是一些強盜組織作亂而已。至於獸患,原本一些兇獸頻繁犯境的地方失去軍隊的保護,以及各方勢力在戰亂中無法團結一致的因素,同樣頻繁出現,對雪國的普通城民造成極大困擾。此刻在議事廳中,夜國的一干高層正在商量此事。
“依右相之見,夜軍是否需要幫助雪國剿獸滅匪?”趙武同那夜國參軍坐在主位,而在他們對面坐著的便是夜國的右相,年齡五十上下,一身印花長袍,頭髮高高豎起,兩條眉毛輕長直銳,一雙利眼洞穿俗世,留著長鬚,整個人氣質沉穩異常,而且明顯有著屬於文人的那種氣質。
如果單純從右相的氣質來看,夜國的右相像個文士,與武修毫無關聯。如果從右相的氣勢來看,一身氣息絲毫不弱於趙武,兩人更是是處於平等的地位。
“依本相之見,夜軍當為那些地方屠匪剿獸,以保地方安定,”面對趙武的詢問,右相不暇多想便表明觀點。
“不知右相可曾想過,要去剿匪或是滅獸都應當派遣軍隊,夜軍難道不是應該把攻打西風城視為主要事物?”
“雪國的兵力已經不足為慮,而且根據本相收到的訊息,青元大國並未能從雪國後方等國調遣軍隊。只要元帥有信心,我軍可分成幾個部分,同時出軍!”
“右相如此說必定有右相自己的原因,不知右相可否說明?”
“我軍雖然消滅雪國主要軍力,但地方勢力依舊不可小瞧,想必我軍屠殺雪國幾十萬大軍讓雪國城民對我夜國都有敵意,對我等收服那些地方有些阻礙。”
“若是我軍可以派遣軍隊幫助他們剿獸清匪,可以證明我軍有意親近他們,然後藉此消除雪國城民對我軍侵犯的敵意,利於日後管控雪國,不知元帥覺得意下如何?”
“近來我等收到獸患及匪患的訊息各不下於十條,距離我軍幾個駐地遠近不等,而且問題的嚴重程度不一,若是我軍要分兵前去至少需要幾萬兵力,此事本帥暫時難以決定,不知右相對雷國求援一事如何看待?”
其實趙武最初是打算派兵馳援雷國,而且出兵時間是在出戰西風城前。對於分兵一事,趙武倒是不太敏感,只要眼下形勢明瞭,分兵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元帥是想調兵馳援雷國?”眉毛一挑,神色沉穩的右相嘴角浮現一抹笑意。“依本相之見,馳援雷國倒不用急,至少我軍要先能穩定後方。現在雪國局勢動盪,我軍雖然已在西嵐城施行仁政,但僅此一城還不足以讓雪國的平民看到我們的心意,一旦雪國的禍患嚴重起來,迫使大量城民離開他們原來居住的地方,那會催生兩種情況。”
“一種是雪國的平民同仇敵愾把我夜軍驅除出境,對我國日後在夜國建立行政機構以及管轄雪國十分不利;二來,或許有平民被迫接受我國統治請求我軍幫助,等到那時我們依舊無法袖手旁觀,不知元帥可明白本相的意思?”
“右相高見,此事的確是本帥考慮不周,未能想到今後雪國便是我國。若是如此,我軍應當在禍患為愈發嚴重之前全力處理。”
“元帥能懂我的用意自然最好,畢竟此事基於我們夜國的形勢來說辦的越早越好。”對著趙武點點頭,右相十分客氣地說道:“如果元帥沒有意見,我等可繼續商量如何解決那些禍患之事。其實如何兵力一事,本相已有計較。”
接下來,右相便把該派出幾支軍隊,每支軍隊兵力如何,又由幾位將軍帶領,從哪個區域開始,到哪個區域終了,哪些地方不需要去,一一詳細地對趙武及在場的所有人講解。
本來在趙武同右相對話時,其他人便無插話的權利,現在眾人就更只能聽從右相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