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霸者何為> 第308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8章

第308章

這些人年齡大小不一,但一個個身上都有著文人應有的傲氣,當然面對趙武時,他們的態度還是非常謙卑,因為趙武連戰連勝的戰績足以他們知道趙武在謀略方面不會比他們任何人差,否則夜軍不會連番取得大勝,把雪軍打的落花流水。

在這些人暗暗讚歎趙武的能力時,趙武同樣在打量著他們。趙武知道這些隨軍而來的軍師都是飽學之士,由皇室挑選出來,不管具體能力如何,眼下都對他們以禮相待。不得不說,皇室的細心援助極大了滿足了趙武的需求。

軍隊裡有武將眾多,但文臣卻極其稀有。今後夜軍必定要劃分成幾個部分,這些謀士正好可以用來協助那些領兵的大將。幾天前,趙武把一干謀士和朝臣好好接待一番,然後眾人便在一起商量軍務。

不管是在夜國這樣的小國,還是在那些大國,朝中大臣的認命全都不是根據個人的實力而來,而是根據個人能力。只要有處理政事能力,任何人都有被認命為朝廷重臣的可能,而且在俸祿方面,各國皇室都是依據官銜高低分發,絕不會因為文臣和武臣個人實力不同區別對待。

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不會武術的人做到權傾朝野的位置,或是名垂千古或是遺臭萬年,總而言之,在認命人臣方面,基本上各國都是從個人能力出發,當然也有一些國家例外。

現在來與趙武會面的大臣中便有夜國的一名右相,夜國設有兩名丞相官銜,右向主外,左相主內,右相的地位與趙武相當,當然這還是在戰爭時期,如果平常,右相的地位是要高於趙武,由此可見,右相在夜國地位有多麼尊貴。

夜國右相此行的目的自然是在雪國建立夜國的統治,西嵐城只是夜國佔領雪國的一個起點,雪國還有許多城池都在等著被夜國接管。右相平常在國內就是負責外交方面的事宜,現在來負責接管雪國的城池自然是得心應手,根本不需要花費太多功夫,只要夜國在雪國的兵力足夠,右相可以輕易地藉助軍士力量,在雪國的各個城池建立行政機構,然後透過夜國的刑法鞏固夜國在雪國的政權,從而讓雪國的平民真正活在夜國的統治之下。

日後夜國存在的時間有多長,雪國的平民便要被統治多長時間。提到軍隊,夜國皇室調遣過來的新兵已經分撥到各個營中,新兵的訓練與老兵不同,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訓練才能成為真正計程車兵,當然如果能夠合理的運用戰爭可以加快新兵的成長速度,趙武讓部下根據新兵的特點來挑選入營。

期間三營的將軍們還爭搶過其中三階、四階武修,為此三營又鬧的不太愉快,但這種情況已經不是趙武需要考慮,趙武已經全權把這些雜物交給新來的那些謀士,讓那些謀士去處理軍隊裡的日常問題。

而那些謀士也大都身居要職,本身就有一定權威,在趙武認命之下更是趾高氣揚,面對那些主將這些人也能泰然對之。

另一邊,那些主將們對於這些新來的自身實力又不強的文臣,總覺得他們是來多管閒事,當然其中一些眼光前衛一點的將軍則有意親近這些文臣,願意接納他們所提的意見,他們知道在帶兵作戰方面他們或許有一定的能力,但在處理軍中大小事務方面可能能力就不如這些文臣,畢竟平常夜國的許多事務都是由他們負責,與他們這些武將沒有半點關係。

更重要的是,那些文臣來干預他們的事是趙武的命令,他們甚至有代趙武行駛某些軍規的權利,他們的意見自然在某些程度上代表著趙武的意見,這也是那些願意與謀士商談的那些將軍們的主要原因。

只有部分人自認為自身功勞太大,手下又管著幾萬大兵,不把這些謀士放在眼中,以至於根本就不關注這些謀士的意見,不過要是讓這些武將知道趙武派給他們的謀士都是以後能協助他們擔當大將軍的人,恐怕那些不把文臣放在眼中的武將會爭相拉攏這些謀士,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拋開謀士與將軍們之間的問題不提,因為新兵的到來軍隊裡面有些混亂。沒有經過戰爭洗滌的新兵面對老兵時畏畏縮縮,導致老兵很難看的起他們。偏偏按照趙武的意思,新兵都要插到老兵中與他們一起訓練,儘管老兵不情願,覺得新兵會拖慢他們的訓練效率,但是卻沒有人敢違背上面的軍令。

已經在營地裡駐紮快有半個月的時間,夜軍計程車氣不像才剛結束雪軍之間戰鬥時那樣鋒銳,反而多了些穩重的感覺。在上面將軍有意訓練下,士兵們的素質在從整體上提高,當然這個過程很慢,特別是有那麼多新兵加入。

現在夜軍駐紮在西嵐城周圍一共有三支軍隊,每一支人數都在八萬以上,總體兵力已經達到二十多萬,要維持二十多萬大軍的日常開銷,光是西嵐城裡的物資自然不夠,所以趙武已經派人去處理這方面的事情。不管何時去攻打西風城,眼下西嵐城周圍那些沒有兵力的城池都將會成為夜軍的目標。

趙武把軍中的一些事物交給謀士和一干部下後,其自己自然把注意轉移到軍隊外面的事情上。於是,透過與右相的商談,趙武先得知夜國目前的情況,以及夜國皇室與一干盟國之間的情況,這一點,夜國右相給趙武帶來更確切的資訊,五國同出一脈,聯盟關係異常穩固,但是五國要面臨的形勢很差,幾乎每個國家都在應付著鄰國軍隊的攻擊。

對五國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戰爭是一項巨大的考驗。如果哪一國被攻破,那麼其他四國就會缺少一份助力。從現在的形勢來看,聯盟已經是大勢所趨,除非夜國想成為那些大國展開對決時的兵器,要不然眼下只有反抗。

有關這一點,之前夜國參軍已經向趙武傳達過,如果不在混亂中爭霸,那就要在戰亂中粉碎滅亡。對於五國選擇的反抗,趙武並沒有不同的意見,只希望組成聯盟的五國都能在實力壯大前堅持下去。北域的戰爭或許最終並不會以統一的方式結束,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到那時,還能儲存下來的國家都是強國,趙武的想法和一開始並沒有什麼不同,能夠主動參與天下紛爭比被動參與天下紛爭會好很多。

右相給趙武帶來的訊息有很多,涉及到諸多方面,當然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夜國等五國與青元大國之間有十數個國家,其中具體歸降於青元大國的有多少個,右相併不清楚,這樣會影響五國繼續拉攏同盟,萬一他們想要拉攏的國家是大國的間隙,那麼組成聯盟後無疑會暴露五國的資訊,軍事方面的資訊一旦透露會給五國帶來難以言喻的隱患,偏偏拉攏周邊各國又是壯大聯盟的一種方式,五國還不能棄這一點不顧。

從右相那裡,趙武得知了五國在拉攏各方勢力一事,看來五國也並不是真的要橫推直進一直打到那些大國邊境,趙武相信這種外交政策運用得當可以給五國帶來一定的助力,如果運用不當可能會給五國帶來一定危險。在戰爭期間,風險問題尤其突出,但正是這些風險給戰爭增加了一些賭博性。

拋開大勢不提,眼下趙武更在意離夜國近一點的事情。右相帶來的訊息裡還有有關雪國鄰國谷國的部分,谷國不是夜國他們的同盟國,國土面積比夜國要大一些。

同雪國一樣,谷國在為青元大國賣命,在夜國攻打雪國期間,谷國的軍隊正在與夜國的鄰國雷國作戰,雷國地形與夜國不同,其西部邊境完全與夜國以及另一個盟國的邊境接壤,所以雷國可以把兵力大量地集中在東部與谷國作戰,原本兩國的大小不相上下,在對戰期間,兩國的軍力又同樣如此,所以一開始戰爭的懸念自然很大。

只不過雷國因為沒有出色的統帥又或是谷國的統帥太平庸,導致兩國之間的戰爭一直處於一種僵持的狀態。趙武除了在意兩國的交戰情況外,還有一點,那便是谷國和雪國既然都是青元大國的附屬國,兩國之間很可能會互相幫助。

如果青元大國從谷國調遣軍隊過來,那麼夜國要完全吞併雪國會有些困難,而且戰場還要擴增到谷國,當然即便谷國沒有支援雪國,雪國後方的那些國家依舊有可能會有軍隊過來幫忙,所有意外情況出現的機率很大,趙武能做的就是在與雪國決戰前,寫信要求雷國對谷國全面施壓,讓谷國無法分身援助雪國。

按照趙武的推測,夜國與谷國之間極有可能開戰,之前定下來休戰的三個月時間其實還是根據雷國的情況而來,要是再打下去雷國示弱,雷國的皇室必定會向夜國尋求幫助,到時候趙武自然會帶兵過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