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有這樣二十萬大軍還需要怕什麼勢力,而這一切都歸功於趙武的正確領導,趙武果然不是一般的高階武修,這一點比敵軍的兩任統帥不知道要強多少倍,談到趙武,軍中從那些將軍到普通士兵哪個不是萬分敬服。
要不是趙武能力高明,可能他們早就死在戰場上,許多士兵對於趙武崇敬無比,趙武在軍中的聲威大到令人無法想象,一言可掌萬人生死,那是怎樣一種權利。加入軍隊後,林玄仲才見識到世間竟然還有權利這種令人驚畏又極度嚮往的東西。
周圍計程車兵全都對趙武敬佩萬分,林玄仲知道每個士兵都想成為像趙武那樣的統帥,以前還把成為強者當成是最遠大的志向,但是現在林玄仲才發現能成為像趙武這樣的統帥算是真正的強者。
一陣情緒起伏過後,思緒回到根本問題上,林玄仲還是對戰爭有沒有意義,他們為什麼要打仗之類的問題很疑惑。可惜沒能站在趙武那樣的高度,所以林玄仲只憑自己考慮很難想到問題的實質。其實戰爭中最實際的利益林玄仲已經發現,那就是士兵可以在戰爭中得到磨鍊,從而提升個人實力。
提升個人實力符合許多武修的基本追求,而且一旦打勝仗能夠得到上面的犒勞,還滿足了士兵們的物質欲。
另外,在戰爭種可以肆無忌憚地殺人,這滿足了一些士兵血性的殺欲,所以對於普通士兵而言參加戰爭並不是沒有意義,現在林玄仲要考慮的是這些意義能不能支撐戰爭的進行,以及把軍隊裡所有士兵的意志都團結在一起。
雖然不是三軍統帥,但從某方面來說,林玄仲考慮地已經是統帥需要考慮的問題。
行軍期間,林玄仲不斷地發現周圍士兵對於即將到來的戰鬥都抱著一種熱切的態度,那種急迫性聽起來讓人覺得每個士兵都不怕死,不知道他們都是從哪來的勇氣,林玄仲對於周圍計程車兵的舉止很困惑。
值得一提的是,經歷過兩次戰役之後現在想想即將到來的戰爭,林玄仲心裡不再有起初的那種畏懼,或是畏懼戰爭的情緒有所減輕,可能戰爭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對戰爭讓自己改變的事實有些感觸,林玄仲同樣發現正是戰爭可以讓人改變,許多士兵才會在目標一致的情況下互相影響,從而在戰鬥的意志上產生共鳴。
那種共鳴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正是士兵們對戰爭的渴望,那是一種強烈的情緒,每當這種強烈的情緒產生時,士兵們都會忘記行軍途中各種因素對他們造成的負面影響。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正確與否,每當自己的情緒出現那方面的波動時,林玄仲都會極力去壓制那種情緒。
等平靜下來後,再去思考有關戰爭的意義。不得不說,以林玄仲的角度考慮侷限性很大,林玄仲根本沒有足夠的知識以及資訊來解答自身疑惑,這一點,林玄仲深有體會,所以每次考慮到一些關鍵問題時,思緒總會出現停頓,以至於最後無法考慮下去。
沒想過在經歷兩場戰役之後,死亡對自己的衝擊不再像以前那樣恐怖,戰爭的殘酷不會對自己造成多少負面影響,林玄仲覺得自己正在被戰爭改變。
不知道那樣的變化是好是壞,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轉念一想若是他們的行動順利,那按照上面將軍的說法,距離夜國打下雪國已經沒有多長時間。等到打下雪國之後,林玄仲就可以同明不悔和青羿商量如何離開軍隊的事。
到那時,明不悔還願不願意離開,林玄仲不能確定,林玄仲能確定青羿一定會和自己一起走,因為在那北荒山脈另一邊同樣有青羿關心的人。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幾萬人一直在低調行軍,沒有將軍會要整兵列隊,然後大聲向士兵傳達新的訊息,一切都是那樣的悄無聲息。
兩天後,林玄仲他們終於一路不停地要追上前方的那支雪軍。不出意外的是那支雪軍果然是從他們推測中的路線行軍。
那條路線前方有一個關卡,是他們帶著糧草等物資前往西風城的必經之路,另一支雪軍雖然走的路線不同,但同樣是在往那個關卡前進。
一旦兩軍匯合,夜軍將失去突襲的最佳時機,原有的兵力自然不足以在對付兩支雪國軍隊,所以按照趙武的指示,他們必須在兩支軍隊匯合前在半路上伏擊兩支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