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此事本將無法確定,一切按照軍令行事即可。”在一名部下詢問下,趙旭只能如此回答。
“若是敵軍一直在監視營地的情況該怎麼辦,或許我軍秘密整理輜重的事已經被他們發現。”一名將領提出這種可能。
這一點趙旭考慮過,營地周圍肯定有敵軍的眼線,雖然無法進入營地內部勘察,可還是能發現營地裡的異動。正是基於這一點,趙旭才把撤退的時間定在晚上。
一干將領得到趙旭答覆,沒別的話說,現在雪國的大軍已到,他們連撤軍都變得充滿危險。若是昨夜撤軍那該多好,只可惜他們已經錯過最佳撤離時間,現在只能好好商量。
在一干將軍們討論商談撤軍的事宜時,外面士兵的操練還在正常進行。不過三人已經同大牛兄弟來到混合訓練區,站在同一個隊伍中,同那些士兵一起演練排兵佈陣。
在陣型方面,軍隊裡很講究。騎兵要發揮騎兵的作用,步兵要發揮步兵的能力,這就需要排列好陣型,不然大戰還沒開始本方軍隊的陣型已經混亂,那敵軍一旦衝來只會讓混亂的情況更加嚴重。
陣腳一亂,全軍計程車氣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排兵佈陣方面自古以來就很有大講究。有時候是騎兵在前,有時候是弓箭手在前,一切情況要看對局的形勢而定。
古往今來,弓箭手一直是剋制騎兵的兵種,但騎兵又都是兵強馬壯,一旦衝到弓箭手的陣型中,只佩帶短劍的弓箭手難以抵擋,所以在戰場上弓箭手的攻擊機會有限。
一旦攻擊結束,他們要後撤到大軍後方,或是拿著短兵器跟對方硬拼。畢竟都是武修,弓箭手的戰力不比平常的步兵差,關鍵在於弓箭手的培養並不容易。
要成為一個弓箭手或許不需要騎兵那樣的實力,不需要駕馭弩馬的能力,但弓箭手的培養時間很長,而且弓箭手會的東西比步兵多的多,所以聰明的將軍都不會讓他們的弓箭手死於敵軍的鐵騎之下。
一般在排兵佈陣時,各個方隊間都會留有特定的甬道專門供弓箭手使用。在射完幾隻箭後,那些弓箭手就要按照軍令從甬道退到安全的地方,不讓敵軍有機會傷到他們。可一旦混戰開始,弓箭手的作用就會大大降低,最後甚至要像步兵那樣上陣衝殺。
自古以來弓箭手參戰只有兩種情況,在戰鬥正在進行的時候,或是戰鬥快要結束的時候,一種是與己方計程車兵一起乘勝追擊,那時候敵軍氣勢已衰,弓箭手可以使用短兵器參與戰鬥,還可以用弓箭追擊。
另外一種是兵敗於敵,己方計程車兵已經快要死完,再不參戰就要輪到他們自己。那時候,弓箭手必須參戰。總而言之,戰場上的時局千變萬化,所以具體怎麼做還要看他們的軍官怎麼指揮。
今日三人學的排兵佈陣的方法都非常簡單,跟著後面訓練一段時間,林玄仲完全明白其實排兵佈陣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持己方的陣型不亂。在進攻方面沒有什麼突出的優點,正如那名軍官說的那樣,他們排練的只是最基礎的陣列,真正厲害的還沒學到。
軍隊裡面要學的東西有很多,現在三人已經知道要當一個士兵並不是那麼容易。平常訓練的時候已經非常辛苦,真正上陣殺敵的時候又隨時都有可能被殺,所以還是不當兵最好。
在林玄仲產生自己的想法時,大牛兄弟卻又讓林玄仲認識到新的層面。參軍是一種責任,還是一種榮譽,一個國家要是沒有軍隊就會動盪不安,人民難以生存。
既然設立軍隊就不能不招兵,招兵就會有人應召,那些大家公子可能不需要參軍,但是那些平民百姓,他們本來地位低下,還缺乏力量,參軍是他們習武改變命運的一種方式,而且沒有門檻,所以很適合一些想出人頭地的窮苦之人。
根據大牛兄弟的解釋,林玄仲漸漸知道他們來參軍不僅是為了一份口糧,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家人。夜國的政策有那麼一項,家族之中有人參軍可以免去一定的稅役。
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不是所有參軍的人都只是為了自己生存,他們是帶著責任而來,揹著使命而立。在漸漸領會到更多的東西后,林玄仲心裡對於參軍的抵制情緒不再那麼強烈,再一看身上的戎裝,同樣不再那麼彆扭。
下午的訓練一早結束,跟著大牛兄弟回到帳篷裡,三人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不得不說,今天過得比昨天充實的多。如果一開始就是這樣,三人不會有那種被軟禁的感覺。現在想想那千夫長的為人到底不錯,否則三人別想安然地在營帳裡待著,而且還有人來給他們送吃的。
沒多久,一條軍令傳來,今天晚上大軍撤退,所有軍士做好撤退準備。因為那些傳令軍官的指示,得到命令的軍士不敢張揚,不敢私下討論,軍營裡一切情況還像正常時間一樣。
坐在帳篷裡,三人小聲議論著剛聽到的好訊息,只要退到城關,他們再不必擔心安全問題,興許到時還可以直接離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