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雪國的先鋒部隊人數已經與我們邊軍的兵力相當,要是大軍壓境,我們豈不是要……”本想說全軍覆沒,可是這位將領又不敢說,所以沒把最後一句話說出來。
一轉眼,整個營帳裡已經有一半的將領主張退守黃岩關,還有一半的將領沒有說話,可能看出來其中又有很多人贊成之前那些人的說法。不過一切還得看趙旭的意思。趙旭做為眾將之首,在邊軍營地有著絕對的權利。
“此事不急,京都還沒來信,城關又為催促我們撤軍,若是我們直接撤軍有違皇命。”皺著眉頭,趙旭算是看明白一群部下的意思。
現在眾位將軍都想撤軍,趙旭知道強守營地不是好事,不過一想到今日夜軍的戰場表現,趙旭就不想忍下首戰失利的這一口氣。
“將軍,雪國的先鋒部隊抵達要塞附近已經快有三天,可京都那邊一直沒訊息。按照常理,我們的傳書應該早就交到皇室那裡才對,難道是京都沒有收到我們的傳信。”
“不可能,為保安全,我特意修書兩封,京城那邊不可能沒收到。”
“那為什麼皇室一直沒有指令傳來?要是再等一天,雪國的大軍全部抵達要塞,我們又該怎麼辦?”下方的將領連連追問。
“今夜一戰,雪國傷亡同樣不小,暫時他們的先鋒部隊需要休整,還不會盡快打來。既然他們的大軍沒到,我軍可以再等等訊息。”
“諸位不必多說,此事按我來的來做,在趙某還沒下達命令之前,諸位不可私下議論亂我軍心,違令者斬。”一錘定音,做為邊軍主將,趙旭此刻直接下達軍令。
“是,”那些將領們見趙旭堅持要等京城的訊息,只能低頭領命,然後接連離開營帳回去休息。
一轉眼,整個營帳裡只剩下趙旭一人。剛才諸位將軍的意志已經被強行穩定下來,可雪國若是再進軍一次,即便夜軍不敗,到時候還是會軍心動搖,而且是全軍軍心動搖,大勢一去,不撤也得撤,只希望真到那時,己方軍隊中能有很多人活下來。
另外,雪國大軍同樣抵達,那麼夜軍還是撤退為妙。思來想去,趙旭都覺得那些將軍的提議沒錯,還是撤軍最好。於是,趙旭趕緊修書寫一封,連夜讓人送到城裡。
信中內容並未提及今晚的具體戰況,只說兩軍已經開始交戰,希望城關守將能儘快拿定主意,因為他們邊軍其實是歸城關守將管轄,而趙旭還和城關守將有直接的關係。
在趙旭修書求助的時候,夜國皇室亂成一片,羅天和青元兩大國不降即戰的召令早就傳來,昨日又收到邊軍的訊息,皇室上下一片緊張。在夜國皇室沒有確定方針之前,皇室並沒有對趙旭下達具體指令。
夜國皇室的混亂不僅是因為兩大國的勸降書,還有很多原因與夜國本身有關。與雪國不同,夜國的存在歷史遠比雪國悠久,事情正與夜國的歷史有關,要說還得說到幾千年前。
幾千年前,北域的帝國崩碎之後,南部有十幾個大國都是由帝國分裂而來。之後戰爭持續很長時間,那些大國的數量銳減,最後只剩下現在的五個。夜國的歷史特點是在於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存在,而且夜國的皇室是幾千年前一個大國皇室的遺脈。
簡單點說,夜國其實是那大國被攻陷後,殘存下來的一個皇室分支。與夜國的歷史背景不同,雪國是在戰後建立的小國家,總共歷史比夜國存在晚一千多年,雪國可以說是當初一個強者打下來的天下。
雪國的建立好比現在有一個強者去征服不夜城,征服那樣的無主之地,只要有能力迫使三大家族屈服,那麼他就有權利在不夜城建國。
當初各大國之間戰亂不斷,打到最後全都實力大減,他們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去佔領那些無主之地。當那些無主之地被人佔領之後漸漸發展起來,等到五大國再想去征服那些地方,一來出師無名,二來需要耗費一定的國力。
南方五大國之間向來互相不滿,所以即便看著一塊肥肉嘴饞,他們也不會輕易動兵,不然在關鍵時刻有其他大國干預,本來的肥肉也會變得難以下嚥。
雪國的背景就是這麼簡單,所以雪國歸降於青元大國理所當然。夜國與雪國的情況還有一些不同,當初那個大國在分裂時殘存下來,幾條皇室支脈。
在夜國周遭還有幾個小國都是當初的皇室遺脈,幾千年來,他們改名換姓臥薪嚐膽總算積攢下來一些實力,時至今日,他們終於有了參與戰爭的機會。
這次五大國點起戰火,把召令傳到周邊各國,先以談判的方式讓一些國家歸降,然後又以侵吞的方式強行吞下不願歸降的小國。對於當今的形勢,夜國自然清楚無比,所以夜國正在與其他幾國討論最終結果。
形勢對於他們的確不利,可對他們來說又是一個好機會。夜國與其他幾國雖然處在兩大國的邊境位置,可總體來說地理位置還是非常偏僻,只是北部的一角而已。
如果選擇詐降,等到大國決戰的時候,他們可以突然起兵,迅速佔領對他們有利的位置。但是另一方面,一旦詐降,就像雪國那樣,各國原有的軍隊都會被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