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林玄仲派到西境,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林玄仲的成長,當然為防萬一還要再派一名元帥過去,如果才能壓住林玄仲的聲威。藍策的種種考慮與林玄仲的想法沒有太多區別,只是藍策不瞭解林玄仲的真實想法。如果知道林玄仲想離開軍隊,藍策根本不需做太多的考慮。不過事已至此,林玄仲要考慮的不再是藍策的想法,而是接下來調兵一事。
吩咐常思源傳信給張九天讓其儘快來後,這邊的軍隊已經開始做出兵的準備。從紫雲國到夜國西境有一千多里路,按照一日行軍百里來算,糧草隊伍大概需要半個月時間才能抵達那裡,至於大型軍械隊伍還要慢一點,保守來算等二十萬大軍全部抵達那裡至少需二十天時間。等與那邊的敵軍打起來,還不知道是多長時間後的事情。
讓常思源派人傳信不久,林玄仲又接著讓洪玉派出一些密探,儘快趕往夜國西境探查一切與接下來戰事有關的資訊。讓那些探子提前從紫雲國出發依靠自身能力趕到夜國西境是對那些探子的初步考驗,如果有人不能做到,那就證明他們能力不足。
至於山海關北部的訊息,林玄仲打算等到駐兵之後再去考慮,現在林玄仲還不敢冒然把密探派到那麼遠的地方。把一些事務安排下去後,林玄仲又在軍營裡巡視一遍。那些新軍可能是因為即將奔赴戰場的關係,一個個看起來有些緊張。而那些夜軍精銳一個個摩拳擦掌精神十足,看起來早已急著作戰立功。
現在軍隊的規模壯大到以前的一倍不止,以後計算軍功的事要想個有效方法,不能在記錄功勞時有失公允。公平記功一直是一件難事,按照以往的做法,單憑下面將士自己報數,不能確定他們各自說法的真實性,而且有時候還會有人謊報擊殺敵軍下級軍官以及敵將之類的情況。
以前聽過很多人說他們的軍功記錄存在問題,還有人舉報其他人弄虛作假。現在想想,在人少的時候,他們可以向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但人多的時候,還是要給一些人嶄露頭角的機會。軍功問題絕不是小事,因為之前的種種考慮,林玄仲想在臨走之前交給張九天一個真正體制健全的軍隊。
於是,在等張九天帶兵過來的這幾天,林玄仲想與諸將好好商議軍隊的發展問題。
兩天後,收到林玄仲訊息,張九天直接按照林玄仲的吩咐加快行軍速度,但要趕到林玄仲那裡還需要一段時間。
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張九天在谷國遇到不少事情。因為谷皇逃的匆忙,許多谷國皇室宗親後來才收到訊息,起初他們又以為谷皇會與興國的軍隊打回來,但之後事實卻並如他們所想,於是因為害怕藍國會拿他們出氣,分佈在各地的皇室宗親都想逃走,但有一些因為動作太慢或是所處地理位置不好想逃又逃不掉。
早在林玄仲帶兵從追星城離開時,雷軍統帥便與白水蓮各自帶兵趕到谷國南部,所以在兩支軍隊攔在前方後,後面想逃的那些人一個都逃不掉。因此有不少谷國皇室宗親都被攔下,還有些人乾脆進山當了強匪。
說起來,如果那些皇親國戚不逃的話,的確會被藍國打壓,但根據以往的慣例,藍國不會置他們於死地,所以他們自發地歸降大藍國一定比逃跑被抓的結果好一些。當然的確有不少人直接表示歸順藍國,事實證明那些人的選擇並沒錯,雖然他們的原先地位沒法保住,但處境非常安全。
在白水蓮與前雷軍統帥忙著穩定谷國的局勢時,帶著一支軍隊的張九天在谷國中心區域幫他們處理了不少事情。得益於目前的兵力充足,一切事務進展順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來有不少谷國的人參軍,而且是在夜軍沒有釋出徵兵訃告的情況下。短短半個月不到,來自各地的參軍人員已達到五萬之數,有的還是之前那六萬不願歸順藍國的谷軍。
令人更加意外的是揚國因為徵兵太多,但又無法養活那麼多的軍隊,最終將多出來的五萬人員交由施江川等人統領,然後又讓施江川把人帶到谷國入林玄仲那支軍,現在已沒有國別之分,而且此事揚王姚軒已經請示藍策。而早在林玄仲被賜婚之前,藍策便已同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