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臣和將軍們果然服服帖帖地聽話並且幫他出謀劃策了。
因為呼倫帝國是經濟強國,國內掌握著石油與礦產,這樣的物質資源,等於是扼住了許多國家的經濟命脈,就像地球上的伊拉克一樣。
關鍵是呼倫帝國還是強國。
所以別的國家只有巴結討好的份,現在,李致遠掌握了呼倫帝國,便趁機佔領呼倫帝國周邊的國家。
這些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國防,還是軍事實力,都不如呼倫帝國,呼倫帝國想要打擊它們,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所以當李致遠剛剛穩定了呼倫帝國的大局後、那些國家便來巴結討好了,他們願意納貢,甚至與呼倫國結盟,甚至願意成為呼倫帝國的附屬國。
李致遠只准最後一條。
那就是,要想繼續生存發展下去,就必須成為呼倫帝國的附屬國家,最終附近周邊十多個國家歸服,願意成為呼倫帝國的附屬國。
只有一個國家沒有響應,成了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這個國家名叫磐石國。
這個國家雖小,但是資源豐富,自給自足,且國家的軍事力量很強,研發出了靈符原子彈。
磐石帝國揚言不會歸順任何一個國家更不會成為呼倫帝國的附屬國,如果李致遠敢對磐石帝國動武,磐石帝國將發動靈符原子彈。和李致遠玉石俱焚,就像當初呼倫帝國叫板李致遠一樣。
不過。
一個小小的國家,居然敢叫板李致遠,這讓李致遠很沒面子。
訊息傳開後,世人都在笑話李致遠,覺得李致遠拿磐石國沒辦法,李致遠決定,這個磐石帝國,想再歸順,也沒有機會了,他要滅了這個磐石帝國。
他要這個磐石國從位面上消失。
不過,李致遠對於靈符原子彈,還有幾分的忌憚,當然他也是不希望任何國家動用靈符核武器,因為殺傷力太大,毀滅性太強。
關鍵是對於後世人的危害太大,他雖然喜歡戰鬥,但是他不希望戰爭對後世人有影響。
李致遠決定,聲東擊西。
他大發輿論,揚言磐石帝國太小,瞧不上眼了,那麼大點地方,肉太小不夠塞牙縫的,所以放棄攻打磐石帝國,改變戰略,去攻打其它的國家。
就在李致遠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赴另一個名為浩日帝國的強大帝國,準備開戰時,李致遠卻是易了顏,然後獨自悄悄地離開了大部隊,趕赴磐石帝國。
透過與當初進入呼倫帝國同樣的辦法,他進入磐石帝國。
然後多方打聽,終於找出磐石帝國的核武庫,然後直接去了磐石帝國的核武庫。
磐石帝國必竟小,核武庫只有一個,只要李致遠掌握了磐石帝國的核武器,他就等於是掌握了磐石帝國,為了能確定萬無一失,李致遠身化流金,凝俱成一針芒狀,悄悄地向著磐石帝國的核武器進入。
此時,磐石國為了防範李致遠在防禦上做足了功夫,尤其是核武庫更是戒備森嚴。裝了非常精密的靈符雷達,哪怕是一隻蒼蠅飛進核武庫都會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