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劉辯鎖著眉頭看著自己舅舅何苗統計好的名單。
上面多地的諸侯王倒是已經說服他們願意助力,幫何氏諫言加封皇后。
可名單的大臣這一方,上面只有大貓小貓兩三隻。
他聽著來人恨恨的抱怨著那些大臣們的態度。
首當其衝的便是兩家四世三公的家族“汝南袁氏”、“弘農楊氏”。
他們兩家老狐狸不是在打哈哈就是在打太極,決口不談與何氏合作的事情。
他們兩位大佬不表態,朝中其他大臣哪敢站隊?不怕被穿小鞋?
他們不合作也不得罪的態度倒是讓人覺得如同刺蝟一樣不好下口。
劉辯歪著腦袋,輕輕地敲擊著下巴,思量著對策。
“主公大喜大喜啊!”荀攸高興的跑了進來,向劉辯稟報道。
劉辯有些好奇:“哦,何事讓先生如此興奮?”
荀攸從袖中掏出一張小紙條遞給劉辯:“殿下請看。”
劉辯細細一看,眉頭舒展道:“真是人有了瞌睡,送來枕頭。”
自漢靈帝劉宏即位以後,天下災禍不斷,地震、日食、洪水……種種災禍在古代都意味著不祥之兆,流離失所,靈帝再次下詔問群臣以災異之由,意在治理天災穩固漢家政權統治。
之前議郎蔡邕上疏,用災禍之意,筆墨直指朝廷十常侍宦官干政。曹節等人看到以後直接暗中操縱權勢,將蔡邕流放至北方,而蔡邕又得罪了當地太守王甫的兄弟,不得輾轉千里奔逃至江東避禍。
但是蔡邕的行為卻得到了整個士林的熱烈讚揚,其本身也一躍成為士林之中被追捧的翹楚。
漢靈帝原本是想問問群臣有什麼治理的方案和意見,而大臣們則是覺得是幹掉十常侍的機會來了,矛頭、刀光劍影直指宦官。
曹節病重退隱之後,宦官本又出現隱隱分裂的形勢,現在到好,本可坐觀漁翁得利,被他們這一頓砸槍帶棒的一搞,宦官們在大敵面前又警惕的聯合了起來,抱團對付來勢洶洶的進攻。
他們一邊在劉宏身邊哭訴請罪,一邊暗地裡讓依附在宦官集團旗下的大臣們上書揭發一些大臣們貪汙受賄、違法亂紀的罪行。
有些大臣們好不容易捐了官,把老本都給掏空了,本來屁股就不乾淨根本不用細查,劉宏既要那些大臣買官的錢,又不能忍耐他們的貪汙自己的錢。頗有點當了婊子還要立貞潔牌坊的味道。
“此乃天賜良機!”劉辨一下子站了起來,走動幾步。
“你去告訴舅舅,不用再等了,明日,讓計劃正式啟動。”
“諾!”傳命的何家小廝聽命而退。
待人走遠後,荀攸才出言問道:“那我們……”
劉辨淡淡道:“自然也開始我們的計劃。”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