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十國千嬌> 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 (2 / 3)

郭紹把他的眼神看在眼裡,明白了王景的意思,其實王景此行最大的目的,是想把後人拜託給皇帝讓郭紹以後照看一下。

當著眾人的面,郭紹是皇帝,他覺得自己手握的其實是公共權力,不能太顧私情的。他也不明說,只道:“王老節帥對國家的功勞,朕一直都會記在心裡。”

他說完這句,便把目光轉向王廷訓,問王廷訓練的什麼武藝,讀過什麼兵書,問的很詳細。那王廷訓對答如流,口齒清楚,叫郭紹頻頻點頭。

王景沒有明說,郭紹也沒提起。但是一切都在家常閒話之中。

王景的老臉也露出了欣慰之色。

言語了一番,郭紹又笑道:“此行朕要去靈州,讓王廷訓隨朕一路罷。”

王景高興道:“能為官家牽馬執鞭,是廷訓修來的福分,也能跟著官家長長見識哩。”王廷訓又跪伏在地,磕頭感激。

郭紹忙叫他起來。

……王廷訓隨駕北上,不多久,又有一些人請旨隨駕。

鳳翔軍彰義軍通遠軍彰武軍保大軍五鎮節度使帶著侍衛來到了行營覲見,請旨作為皇帝西巡的護衛。

這些人都是西北節鎮,是大周部署在國境線附近縱深的武力準備,相比內地已經被削了大半權力精銳抽調殆盡的節度使,這些節鎮是有點真正實力的人,在各自的地盤上權力也比較獨立。

郭紹準他們隨行,沿途朝夕相處,逐漸熟悉。郭紹在此時算是比較好相處的人,因為很多古人在意的禮節細節他不在乎,也比較好說話;加上他也在軍中混過十餘年,談起戎馬中的事兒,與武將們很談得來。

君臣相處甚歡,旅途上也沒那麼乏味了。

此時的制度和規矩不是很細密,武將們與郭紹建立私交,便能增加信任……就好像經常走動來往的親戚,和不常走動的親戚相比,情分會完全不同。

……

西巡還沒動身時,魏仁浦和盧多遜早先已經安排了很多使者,在朔方找到當地嚮導,嘗試聯絡諸部落。包括甘州回鶻阿柴諸部吐蕃脫思麻各部落西面党項各部落;還有歸義軍曹家,以及西域諸部。

當然,這一片地區勢力最大的党項李家不會落下。

樞密院的使者去夏州不太容易,除了夏州中部牧場和北面的草場,進入的沿路地形很多溝壑,極容易迷路。

好在定難軍(夏州)各地的官府制度竟然比較完善,使者一行人很快得到了接待,並且由專人護送去夏州定難軍中樞……周朝從未對夏州地區任命過官吏,這些官府和官吏,都是他們自己任命的;難怪朝中有人談起夏州,稱“雖未稱國,而自其王久矣”。

使者擔心記錄了見聞遇到什麼意外,讓定難軍產生猜忌,所以把沿途看到的東西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盧多遜弄到了西面地圖回去,便得到了重用,使者們都明白的,所以幹差事時十分上心。

定難軍各地,比起亭臺樓閣風物秀美的內地都市是完全比不上的,乍一看粗糙貧困,房子很低矮,全是土房子,有的像土洞一樣,有的則以動物的皮毛覆蓋屋頂,看上去一塊塊像是破衣服打的補丁一樣;只有少量的瓦頂房屋,聽隨行的党項人說那種住瓦房的人都有身份,惹不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