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溥一本正經道:“另外找名義開戰……”
郭紹聽著感覺有點奇怪,就好像兩個人吵架,其中一方吵輸了就乾脆開始動手……不過大周似乎一向這麼幹,幾次攻打蜀國、南唐,也不是因為被惹了,想打的時候總是有藉口。
郭紹當下便點頭道:“如此做法,甚妥。”
他當下又道:“派人安排一下,明日召見北漢使臣,我想親眼見識一下北漢國的人。”
……處理完一天的事,郭紹回到蓄恩殿,今日輪到侍寢的人是楊月娥。但是他此刻的興致不高,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連院子裡的鐵匠活兒,他也不想不動了。
太陽還沒下山,郭紹便早早地呆在屋子裡休息。一時間,他忽然覺得皇宮裡很煩躁,每天好像沒做什麼事、卻覺得一刻也不輕鬆。
還有這地方,郭紹覺得很悶,有壓抑之感。蓄恩殿有道矮圍牆,外面還有一道內宮牆,更外面還有高牆……他覺得好像被幽禁在了無數的宮殿建築和宮牆之類,像個囚犯一般。
但郭紹暫時不願意輕易出宮去散心,主要是和北漢國局勢日漸緊張,他有點擔心安全。
呆坐了一會兒,郭紹想起清虛正在三清殿,好幾個月沒理會這個小道士了;他腦子裡浮現出了古鼎青煙、清靜無為的氣氛。一時間想清淨一下內心。
左右沒事,郭紹當下便下旨,準備車駕要去三清殿。
及至三清殿,郭紹被稟報,殿主(三清殿封給了清虛)正在睡覺,叫她還不起來。一旁的李尚宮道:“陛下,妾身去把她拉起來面聖。”
郭紹立刻說道:“別為難她了,我就在這裡坐坐。”
他在一尊不知什麼神仙的神像前,在蒲團上坐下來。眾人忙退到殿外,不敢打攪皇帝的雅興。郭紹心裡想,能在皇帝來了還睡覺的人,大概也只有那個小道姑了;天下最輕鬆,最看得開的人,估計也是她。
就在這時,一個身穿灰佈道袍的婦人緩緩走了過來,跪伏在旁邊道:“貧道叩見陛下,太貴妃娘娘聽說陛下臨三清殿,吩咐貧道代為問安。”
“太貴妃……”郭紹沉吟道,猛然一下沒想起是誰。
女道士道:“太貴妃娘娘是太祖時的貴妃,住在萬福宮,娘娘六根清淨、篤通道家,端慈皇后娘娘準她到三清殿清修,道號‘玄真仙師’。”
郭紹這時才想起來了,太貴妃張氏就是曹彬的姨娘,他隱約記得自己確實收到過一份上書,就是張氏想去三清殿修道的內容。當時他不想亂干涉後宮,叫宦官送去給符金盞處理了。
如今聽來符金盞已經准許了張氏的要求。郭紹只在一瞬間有種直覺:張氏挺取巧的,她如果想出萬福宮,會變成符金盞的長輩;但出家修行,在三清殿就不一樣了……不過郭紹對這種直覺沒認真,他覺得自己這陣子用|腦過度,心思太多了點。
郭紹從未見過太祖的嬪妃,腦子裡本能地浮現出了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婦人形象。他雖為見過,但對張氏沒有壞印象……一則,因為她是曹彬的姨娘,可能是愛屋及烏罷,郭紹對曹彬印象不錯,他喜歡這種有仁義愛人之心、能約束部下,又有軍事才能的將領。二則,張氏是太祖的妻妾,郭紹對大周太祖郭威沒什麼壞印象,覺得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英雄人物,而且他還繼承了太祖的江山,內心多少有點感恩心態。要是郭紹對太祖有成見,也不會毫無壓力地自認太祖之侄了。
而且張氏雖是長輩,畢竟是個長年幽居冷宮的婦人,郭紹是沒有什麼威脅感的。
一個慈眉善目的叫人尊敬的老婦,又懂清靜無為的大道。忽然郭紹有點想見了,也許在煩躁的俗事之餘,聽這等人物談談道家,也是不錯的事。
郭紹覺得面前的神像和這大殿挺無趣的,當下便站了起來,說道:“你幫我引見一下,我想見見太貴妃。”
女道士拜道:“陛下稍候,貧道告知太貴妃娘娘一聲,問問她。”
郭紹道:“她是長輩,應該先通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