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十國千嬌> 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 (2 / 2)

李谷笑道:“分別之時,韓公與我相約,若南唐重用他,必取中原。而今南唐已滅,怕是羞於見我了。”

王樸搖搖頭道:“好友之情還在的。”

“哦?”李谷打量著王樸。

王樸在馬背上轉頭對郭紹說道:“這麼些年來,中原連年混戰,從士族到百姓都不斷難逃;南唐國人口興旺,很大一部分來源中原南遷。韓熙載身居高位,結交甚廣,頗有名望,他能影響很多士族的態度、對輿情也很有作用。若是能拉攏此人歸復大周,對穩固南唐國局面大有裨益。”

郭紹點點頭。

王樸又道:“南方士人,為了名聲和家族名望,表面上至少是常常修路鋪橋、積善行德,在地方上百姓中頗得民心,庶民最信的還是士人;他們上下結交,又善文墨道理,輿情盡握其手。郭將軍若想盡快安撫南唐國各地,必不能急於對這些人劫掠勒|索,相反得拉攏他們,否則難得人心。”

郭紹聽罷以為善,當即採納王樸的建議:“若能讓韓熙載到大周為官,自是好事。”

“還有光政院輔政陳喬,據我所知,此人也是南唐文士領袖。”王樸道,“不過陳喬如今不知下落,見了韓熙載先問問再說。”

王樸說罷轉頭對李穀道:“李公現在就與我去拜訪韓府如何?”

李穀風塵僕僕剛進城,連落腳都沒有,可又不好拒絕,只得拱手道:“既是國家大事,哪敢懈怠?”

郭紹看向李谷笑道:“王使君乃雷厲風行之人,便辛苦李相公一趟,今晚在中軍行轅,我設宴為你接風洗塵。”

於是郭紹與二人拜別,這時王樸神色嚴肅,沉吟片刻道:“對了,上次我自請暫留在江寧,不過我想到李公(李谷)或許更加合適。郭將軍班師回朝時,我也隨軍回去罷。”

“到時再商議不遲。”郭紹隨口道。

他和左攸等人返回了中軍行轅,徵用的一座南唐的官署衙門。左攸隨行入堂,二人剛進大堂,他便說道:“在下以為,王樞密使今日改變口風,可能不是因李谷到江寧,而是重新表明立場,或許是想支援主公之大事。”

郭紹也正尋思,當下不置可否。

左攸又道:“敵國北漢、南唐人散|布流言,說主公要自立,不過從對手之口放出風聲,或許並不全是壞事。”

郭紹當即贊同左攸的看法:“本來大事部署完之後,確得放出點風聲,好分清哪些人是什麼態度。”

他想到的是今天的史彥超態度改觀,猜測可能和長江那塊篡位石頭有關,史彥超看起來並不願意阻止自己稱帝。還有別的一些觀望的人,也可以有點準備;郭紹在幹大事前夕越多的人擁護、風險就越小。

左攸說完了想說的話,看外面太陽已到中天,便告辭而出。

郭紹從後面出大堂,也準備去吃飯。他當下忍不住從口袋裡掏出東京來的奏報,又看一遍……雖然照左攸和自己的判斷,被人戳穿意圖並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黃河裡撈出來的那四句話也實在太難聽了。郭紹頓時又忍不住地心生惱怒。

肯定是趙匡胤乾的,還有河東李筠。最不願意看到自己稱帝的人,顯然是趙匡胤,但他身在北漢國,要到黃河這邊來不容易,可能和李筠勾結了。

郭紹在屋簷下踱來踱去,過了一會兒想出一個法子來:招安追隨趙匡胤的那幾個兄弟、以及那些親兵,讓他們提著趙匡胤的腦袋回來將功補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