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十國千嬌> 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 (2 / 2)

王樸摸著下巴的稀疏鬍鬚,淡然道:“南唐國主此舉,實非高明。不過他們要下定決心與大周開戰,也確非易事,江南人可能還心存僥倖觀望,畢竟咱們還沒正大光明要進攻南唐。”

他頓了頓,轉頭又道:“先拖延一些時間對我們有利。南唐國既如此應對,老夫以為,派遣使者去吳越國聯絡他們合攻金陵的事,可以暫緩,以儘可能地麻痺南唐國。”

郭紹點頭稱是。

王樸見自己的話得到認同,當下又繼續說道:“蜀國那邊,派遣的武將、官吏一定要謹慎。我國今年方下蜀國,又能立刻部署對南唐國用兵,是蜀國易主後太平無事之故,否則要拖累我後方。”

“王使君年初寫給我的信,我詳細讀過,深為認同。”郭紹道。

王樸聽罷目光增加了一些光彩:“郭都點檢能有此見識,不枉你我好友一場。”

郭紹笑道:“能讓王使君當作好友,我實在是高興得很……請王使君賜教,咱們治理蜀國的理念。”

“理念?”王樸微微皺眉。

郭紹忙道:“便是一種方略,大方向、真實的態度。”

王樸點點頭,說道:“就幾個字,維持原狀。”他頓了頓又解釋道,“蜀國士庶原來怎麼過,現在也那麼過。大部分人的財產沒有被掠奪,最窮困的人不會面臨餓死的災難,他們就不會鋌而走險……切勿為了眼前的一點好處,對蜀國敲骨吸髓。比如鹽政,如果照中原的做法,一斤官鹽五十文到二百文,猛然在蜀國施行,蜀人感受差異太大,必然民怨四起。”

“鹽價那麼貴,光這一項果然稱得上敲骨吸髓了。”郭紹小聲道。

郭紹最落魄的時候也不是這個時代最窮的人,畢竟是身強力壯的青壯,但他曾在市井過活,比較瞭解百姓的日子。一文錢的購買力大概相當於現代的一塊錢,但此時的一般百姓收入很低,一斤鹽就加派最少幾十文負擔,是非常沉重的;而且不止這一項,還有各種古今常見的苛捐雜稅,如同唐朝苛政猛如虎的感嘆。

他說道:“中原地區的負擔太沉重,一視同仁的策略只有將來削減中原的賦稅;而不是將中原的辦法照搬到新攻取之地。”

王樸道:“郭都點檢所言極是,這也是年初我病重時、忍不住要給你寫封信的緣故。朝中確實存在一些出身高門大戶計程車大夫,十指不沾泥,開口便是何不食肉糜,咱們必不能讓太后聽信這些人的胡話。”

郭紹抱拳道:“王使君一席忠言,我定在太后跟前與王使君的言論相互呼應。不過國策方略應從長計議,不敢急進,王公之‘維持原狀’的話頗有見解,確應因時制宜慢慢調整,權宜之計也不能輕視。”

王樸不動聲色看了一眼騎著馬只聽不說話的李谷,說道:“老夫是樞密使,不管政務,隨便對朝政指手畫腳,別人會說老夫狗拿耗子。李相公是政事堂的人、與郭都點檢交情那麼好,何不找個時間,咱們三人坐坐,看能不能說到一塊兒?”

王樸此人說話總是有點刺耳,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大概是說話方式太直接的原因。比如“李相公和郭都點檢交情那麼好”這樣的話,著實不太中聽。

郭紹不吭聲,微微側首看向李谷。

李谷總算開口道:“王使君年初寫給郭都點檢的信,寫的是什麼?我不知道二位曾經談論過什麼內容,聽得一頭霧水,因此剛才不敢輕易妄言也。”

王樸道:“信在郭都點檢手上,隨你處置。”

“就明天下午怎樣?到我府上飲盞粗茶。”郭紹乾脆地說道,他是個比較爽快的人,想到什麼直接就幹。二人聽罷都說明天下午沒有要緊的事。郭紹又尋思了一下,王溥還在蜀國,不然他還想拉王溥入夥、參與這次政見的商量。他便道,“還有兩個人,一個是太常寺少卿左攸,一個是開封府左廳推官黃炳廉。”

王樸立刻說道:“左攸是郭將軍的幕僚,老夫倒是想得通……”

郭紹的額上微微一黑,幕僚什麼的,他覺得還是不用明說的好……但王樸就那性子,實在無奈只有忍了。最主要是郭紹現在有恃無恐,壓根不怕任何人說他結黨,結黨就結黨,能把他怎地?

又聽得王樸道:“那黃炳廉我也認識,一個斷案的刑官,與他有甚好談的?”

郭紹道:“我覺得此人頗有見識,挺靠得住,大夥兒相互結交一番也是無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