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社會的發展絕非以人的意志而左右。
麥麥提哪裡知道,就在昨日他被批得灰頭土臉之際,相隔幾條街區之外的新疆水利廳那偌大的會議室中,一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電力工業發展戰略研討會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老中青三代與會者們,正圍繞“發展新疆風電專案投資比例與辦法”展開激烈的唇槍舌戰。
“少跟我扯些沒用的!中央態度明確,投資沒問題,但具體給多少那得看你們本事!
榮成的風電場專案,比你們重要得多,還不是靠山東經委四處求人,才從航空工業部拉來了四十萬投資,最後自己又硬著頭皮貼進去三十萬才建成。
你當國家的錢是大風颳來的?一張口就要80萬?況且還是美金!”
國家經委水利電力部規劃計劃司司長萬國良沉聲喝道,素來以“鐵算盤”著稱的他,也是行內公認的“頑固派”代表。
“萬司長,我沒心思討價還價,我們直接談科學、講實際。榮成風電場預算少,是因為有碼頭和貨輪,運輸上先佔了優勢。
而他們引進的丹麥維斯塔斯公司 V1555/11kW型風電機組,是隻適用於平原的小功率風機組,價格自然便宜。
若是經委覺得這款風機能扛得住新疆的狂風,發電量也能滿足實驗研究,那就按榮成預算批。
但醜話說在前頭,風機運過來組裝後被風吹折,或勉強執行卻缺乏配套試驗場深入研究,你們自己向中央交代,我絕不負責。”
自治區水利廳水利專家王曦權毫不示弱地反駁道。
今年已經五十四歲的他,在水利廳從事水電站設計工作長達二十七年,是全國水電行業實打實的老資格,這也是他敢於同京城來的官員針鋒相對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他是受水電部部長欽點,在新疆推廣風電技術的先鋒大員。
這主要得益於他多年來在牧區解決發電問題時積累的風電經驗。
雖說他設計出的那些風力發電物件純屬“小打小鬧”式的探索,但在全國風電經驗皆為零的當下,王曦權異軍突起,備受水電部領導青睞。
“那不行,在新疆推廣風力發電事關我國能源戰略,出了問題誰都沒法交代!”
萬國良冷聲道,同時又搖了搖頭,“但你提出的預算,經委也確實沒法同意,最多按照航工部那樣,出40萬!”
萬國良伸出四根手指,特意點了字尾單位:“人民幣!”
“想要馬跑,又不想給馬吃草,天底下能有這樣的好事?”
坐在王曦權身旁,同樣技術出身的高階工程師謝世奇當即就想再次反駁,卻被自治區經委主任黃江輝攔了下來。
黃江輝在區領導班子中屬於難得的“少壯派”官員。
畢業於人民大學計劃經濟學系的他,這幾年在經濟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故而年僅四十出頭,就已擔任自治區經委主任一職,同時還兼任著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副主席。
此次他以自治區領導的身份,參與這場電力工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基本上就代表著地方在這件事上的最終意見。
在示意謝世奇稍安勿躁後,黃江輝當即輕咳一聲,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這才和顏悅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