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書記,您這話我不敢完全認同。”張坤開口道。
“就像您說的,我們國家建國才六十年,對一個人來說,六十年也許就是一個人人生的一輩子,但是對一個國家來說,六十年卻是轉瞬即逝。”
“但,就是這六十年,讓我們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到現在,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讓我們人民從只有貧困和飢餓,發展到現在,只要肯做肯幹,不說發家致富,但起碼衣食無憂。”
“那時候,別說現在的大魚大肉了,就是一碗白米飯,對很多人來說也是隻有生日那天才能吃到,那時候的主食是土豆,紅薯,玉米,南瓜。至於肉,那是隻有過年過節,也許才能嘗上一塊。”
“短短六十年,國家能有這麼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還能有什麼不滿足的地方。”
“而且就像杜書記您說的那樣,人力有窮盡時,國家亦是。一些偏遠山區,因為一些地理限制,所以暫時無法被國家照顧到,依舊在貧困線上掙扎。”
“但是我相信,只要再給我們六十年,不,三十年,甚至二十年,我們國家一定能達到全面小康的目標,讓我們國家所有人都能過上只要肯做肯幹,就衣食無憂的生活。”
“而現在,我所做的,只不過是在國家暫時無法照顧到的地方,儘自己努力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小事,真的是小事。就像我想做的兩件事,我所想的只是給我們南湖省內,中小學生,贈送一份僅有一個雞蛋一袋牛奶的營養早餐,而國家要操心的卻是十四億人口的生計。”
“我想的只是給我們南湖省內一些危房學校修繕重建一下,國家要想的卻是建造一座一座供大家生活的城市。”
“說實話,我無法想象要養活我們十四億同胞有多辛苦。”
“杜書記您說我是千億富豪,全國都是有數的,我挺有錢吧。”
“可是一千億能養活全國人民幾天?假設每一個人一天吃十塊錢,那十四億人就是一百四十億,一千億,也就七天。”
“好,我就當每個人吃五塊錢一天,那也就十四天。”
“杜書記您看,我一個全國都數得著的千億富豪,想要請全國人民吃個飯,也就夠請幾天。”
“而我們國家,卻從建國初期的一窮二白,努力維持著大家的生計到現在,從飢餓貧窮到現在衣食無憂,從每天吃紅薯土豆,玉米南瓜,到現在大魚大肉吃膩。”
“當然,這裡面的發展離不開全國人民自己的努力,但是,蛇無頭不行,沒有一個好的掌舵人,一個上下一心的行政體制,是絕對沒辦法做到的。”
“而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打算做
的給中小學生送一些營養早餐,只是授人以魚。但是若想要達到授人以漁,讓每一個家庭能夠給孩子每天吃上雞蛋和牛奶,卻是隻有國家才能做到。”
“而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不遠了。”
杜書記有點“傻眼”的看著張坤,直到張坤最後一句話說完,杜書記似乎才恍然回過神來,然後一臉哭笑不得的模樣。
“行了張坤,我們就別在這互吹了,你這話說的比我這官宣還要官宣了。”